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5篇

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5篇

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篇1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期末,回顾这学期的经典诵读情况,收获很大,不足也很多,现将诵读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经典诵读情况

1、本学期读经时间有所调整,从以前的每课前读十分钟,改为一周读三堂课,星期一和星期五的第五节,星期三的早读课。这样改变的好处是不占用学生义务教育的时间,缺点是孩子们似乎读得不够多,而且遗忘较快,得不到及时的巩固。但即便如此,读经的效果也是相当显著的。

2、每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读,齐读,分小组读,分男女读,抽读,领读,赛读等。孩子们尤其喜欢教读,喜欢自己当小老师,他们预先把后面未教的部分读了后,都积极来争取当老师教其他的孩子。在读经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感受到了被别人需要的幸福,感受到了成功的体验。特别是学困生,通过读经觉得其实读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孩子们读的时候,我也常常跟着他们一起读。这学期,我们班把《论语》读完了,现在正在读《弟子规》。

3、除了在指定的课堂上读,我还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们宣传诵读经典的好处,让家长督促自己的孩子多读书。还在校讯通上安排读经的作业,让孩子们时时不忘经典。

二、经典诵读效果

1、我的思想转变了。

为人师表十多年,我常常感慨自己碌碌无为、平庸茫然,缺少教书育人的幸福感。有时出去学习,发现与别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读书少了,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光靠吃老本是肯定不行的。要想给学生一碗水,必须自己得有一眼源源不断的泉水,所谓“腹有读书气自华”,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积淀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精萃,不仅是响应学校领导的号召去读,更应该主动地自觉地去读。所以,我的思想转变了,我开始读了。

2、经典教人诚信豁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像这样的非常适用于我们学习生活中的《论语》名句,多得数不胜数。以前,我常常怨天尤人,常常愤世嫉俗,读经以后,我的心态平和了,遇到事情常常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一想,常常先反思自己不对的地方。而学生们在我的眼里也变得可爱多了,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的急躁和过分的恨铁不成钢了。

3、学生是最大受益者。

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固然重要,而经典的诵读在小学阶段更是重要,既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又让他们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学习生活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内心的安静而充实,如果长此以往,将有效地去除现代青少年的普遍浮躁、贪图享受的不良品质。经典教人孝顺,教人平和,教人勤劳,教人惜时,教人仁义,教人礼仪,教人诚信,这些,正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迫切需要学习和纠正的。

4、经典诵读让孩子们懂事了。

我们班有几个特别的调皮的男生,如:邓君洁、陈鑫、范俊溢、巫恩蓝,他们性格鲁莽冲动,暴躁易怒,有的爱动手,爱爆粗口,有的不爱学习,不守纪律,不爱劳动。通过两期的经典诵读,他们也改变了,即使有冲动和懒惰的时候,稍用一些经典名句提醒,特别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他们也会自觉收敛,自感惭愧。像邓君洁,以前从来都不会好好做作业,写作文那些全是敷衍,字数从来不够,这学期就严谨多了,字也写好了,以前特别爱打架惹事生非,现在竟然开始主动承担管理班上红领巾的佩戴工作了,陈鑫以前最爱冲动,动不动就发怒发狂,现在都彬彬有礼,学会宽以待人了,范俊溢主动地爱学习了,服装也变得整洁多了,巫恩蓝以前很懒惰,现在还常常帮助别人了在这学期的老师搬办公室的过程中,我们班的同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学校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非常热心积极地帮助老师们完成了搬家工作,不仅是这一次,只要是学校老师和领导叫我们班的同学去帮忙,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无私奉献,还主动帮一、一班的小同学搞了好几次大扫除,他们把帮助别人当成了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单纯地完成任务。在这学期的运动会中,我们班的孩子又一次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体现了团结互助、顽强拼搏、永不放弃、奋勇争先的精神,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最终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始终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而且,教会学生做人比考得一时的高分更为重要,分数是暂时的,人格是一辈子的。同时,既然有完善的人格,那么,他必定会懂得努力去学习。

三、不足之处和发展方向

虽然经典诵读的开展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读的时间还不够多,不够连续,容易遗忘,读的内容也不够多,读得较慢,课外阅读虽然布置了,但落实得不够好。因此,要读得多和读得快,就是将来我应该思考和实践的方向。

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篇2

读了这一套书以后我真是感慨万千,它让我知道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它似一个知识库,点亮了我的心灵。“仁”里面的《美金的价值》、“义”里面的《大义桥》、“智”里面的《无心的鹿》……其中我最喜欢“信”这本书,我能从中体会到“信”让人受益非浅,那一句句简练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言心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古今中外诚信使人们走向文明。季布大家一定都熟悉,他只要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多困难他都想办法办到。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大将,曾几次打败汉军。刘邦当皇帝后下令通缉季布,季布只好化装到山东一朱姓家当佣人,朱家知道他是季布后收留了他,而且帮他向刘邦说情。刘邦后来封季布为中朗。季布有个朋友叫曹丘生,专爱拍马屁,听说季布当了官便来巴结。季布见曹丘生来就虎起了脸,骂了他几句。谁知无论季布态度多严厉,曹丘生照旧陪着笑还说:“我听说楚地有‘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季布听后很高兴就待他为上宾,曹丘生走后到处宣扬,季布的名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一诺千金。

诚信是不分国界的,在美国一个庄园主的家里有一把新斧子,庄园主的儿子看见了十分喜爱,他想试试斧子快不快,就对准一棵樱桃树砍去,只听“咔嚓”一下树被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就把斧子放在原位躲进了小屋,但后来因为‘诚信’还是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就是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不管是季布还是华盛顿,在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信”,我们必须要以诚待人,正如李嘉诚的所说“我们要以诚代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国学,是你使我的知识一天天充实,是你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我要大声对你说:“谢谢你”!

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篇3

就中国文化而言,唐朝时流行写诗,如绝句(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和律诗(如杜甫的《客至》);宋朝流行词,有很多的词牌名(如菩萨蛮);元朝时著名的是曲(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有很多的曲牌名和曲调名。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阅读经典古诗文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的阅读经典的心得体会内容请点击下方↓↓↓

◆读经典心得体会范文◆

◆2021阅读经典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2021小学经典诵读个人心得体会范文◆

◆经典著作阅读心得体会范文700字◆

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篇4

以前我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我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我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我的快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我,但也不住告诫我:“不能骄傲哟!”我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我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我兴奋的同时,我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

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我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我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我的“光辉”史……我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后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我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我作文写的好吗?我还不想和你们在一起呢!从此我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我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我错了,上午两节课,我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我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我校掀起了“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经典诗文和美文的心得体会篇5

“两会”代表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3月9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经典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及智慧,反映了民族的品格和时代的特征,刻载着艺术家的追求和探索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所以才会成为不过时的作品。因此,他呼吁,我们必须活化经典,弘扬精神。而如果着眼于文艺创作,那么,作家更应该去诵读经典,在诵读经典中汲取营养。

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写过这样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今天读来,依旧是那样的荡气回肠,撼人心魄。可惜的是,因为那匪夷所思的避讳制度,使得他的空有一腔“拿云之志”,最终也只能郁郁寡欢,抱恨其短短一生。与其相比,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完全应该深感“余生虽晚”却也是“余生也幸”,因为,只要志存高远,社会,已经为我们搭建了足够多的一显身手的舞台。

随着全媒体的发展,社会,已经迈入“全民文学”“全民文艺”的时代。这对所有的文艺创作者,无疑是一道福音。“全民文学”“全民文艺”时代的开启,使得文艺创作的门槛一低再低,甚至几无门槛可言。这让所有的文艺爱好者,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天地。只是,我们在这一无比“利好”的大环境之下,也应该看到,碎片化阅读与快餐文化,也导致了文艺创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闹剧现象。

许多文艺工作者,也受此裹胁,下笔动辄千言万语,却未能给读者、给社会留下扛鼎之作。这也正是习总书记在去年文艺座谈会上所指出的“有高原缺高峰”的原因所在。这显然与我们这个泱泱文明大国的形象极其不符合,同时,更是辜负了这一美好的世界与美好的时代。是时候走出“有高原,缺高峰”的困境了,而_这一困境,打造文艺创作的“高峰”,广大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

走出“有高原缺高峰”的困境并创作出“高峰”作品,这首先需要文艺工作者志存经典。这并不是对文艺工作者的苛求,《易经》有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这正是文艺芸芸众生者心怀拿云之志的必要性。如果仅仅满足于码出一些类似于心灵鸡汤的文字,口感或许真的非常不错,却无助于我们的身体增添钙质。久而久之,鸡汤越来越淡,仅有的那一点味道,都会消失殆尽。这样的文字,谁还会重读?而经典呢?著名学者伊塔洛·卡尔维诺说过,所谓经典,就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心存经典,立足创作经典,我们才能够拥有更高的立足点。

于广大文艺工作者而言,志存经典,需要我们确立大而言之的拿云之志,而落实这一拿云之志,却需要我们做实做细。闭门造车,可能连鸡汤也炮制不出,而粗制滥造,也会让我们与经典失之交臂。像诗仙李白那样,关注祖国大好河山;像诗圣杜甫那样,字斟句酌,“语不惊人死不休”;像曹雪芹那样,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艰难中,依然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经典,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推荐访问:诗文 心得体会 美文 阅读经典诗文和美文心得体会 诗词美文及感悟 美文及其感悟 一段美文和美文感悟 经典诗文读后感 感受诗意议论文 人生感悟的美文 一首诗的感悟 诗词欣赏心得体会 经典诗文阅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