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13篇)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13篇)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四年级《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常见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以下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13篇),供大家参考。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13篇)

篇一: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四年级《常见的数量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常见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以下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今天我要讲的是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首先说明单价、数量、总价等术语的含义,然后在练习题中通过例题和改编应用题来巩固所学的术语和数量关系。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出: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量关系。“做一做”中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符合某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熟悉所学的数量关系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常用的数量关系》,在这个节中结合乘法应用题,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加以归纳总结。这些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仅仅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理解。这里把常见的,在日常生活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很大用途的这些数量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初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术语的水平,促动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通过这个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法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术语的水平,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水平。

  2.使学生理解,掌握“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和这种数量关系,并能解答相关应用题和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间关系。并能使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2.如何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掌握以及使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二、说教法、学法

  现在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方面习惯较差,在活动中强调了礼貌待人的总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轻结果,重过程”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持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布设一些学生想不到但略动脑就能解决的,贴近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各抒已见,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提升整堂课的教学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

  (一)以师生活动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性的谈话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成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二)启发引导,探索新知。

  1巩固理解用术语表述这些数量关系

  2以生活经验填表,引导出数量关系

  3、用例题来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要求什么、从而巩固数量关系。

  单价X数量=总价

  4、以改编题实行拓展巩固理解,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四、总结

  让学生明确了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让学生自己说出这堂课学习:单价、数量、总价的术语几意思及数量关系式:单价X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篇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1.明白得并把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刻=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进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明白得并把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刻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能够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2.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晰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关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专门大关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学生观看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2.明白得“单价”“数量”和“总价”。(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4)认识总价。引导摸索:依照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形,我们能够求什么呢?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确实是4支钢笔的总价。3.明白得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1)课件出示下表:

  钢笔

  单价()元/支

  数量()支

  总价()元

  练习本

  ()元/本

  ()本

  ()元

  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教师巡视,发觉错误及时纠正。(2)交流讨论: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形进行板书:总价=单价×数量(3)摸索:已知总价和单价,能够求什么?如何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师生交流后板书:

  1/3

  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4.师生共同小结。依照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明白两个量,就能够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总价=单价×数量”,就能够依照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数量=总价÷单价”和“单价=总价÷数量”。(二)教学速度、时刻和路程的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3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2.明白得“速度”“路程”和“时刻”的含义。(1)提问:情境中给出的两条信息能够称什么缘故?(2)交流速度的写法和读法。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再进行交流。(3)认识时刻和路程。提问:行程问题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哪些数量呢?指名说说对时刻和路程的明白得。

  3.探究速度、路程和时刻的数量关系。(1)课件出示下表:

  列车

  速度()千米/时

  时刻()时

  路程()千米

  自行车

  ()米/分

  ()分

  ()米

  学生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教师巡视,发觉错误及时纠正。(2)交流讨论:路程与速度、时刻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形进行板书:路程=速度×时刻(3)摸索:已知路程和速度,能够求什么?如何样求?已知路程和时刻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时刻=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刻

  4.小结。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第1题:练习单价和速度的写法。第2题:运用例题3的数量关系解决求路程的问题。第3题:运用例题2的数量关系解决求总价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30~31页“练习五”第8、9题。第8题:已知路程和时刻求速度的问题。第9题: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

  2/3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成?还有哪些疑问?

  3/3

篇三: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课

  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52--53页

  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教学以下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教材中例4通过学生熟悉的两个具体例子,首先说明单价、数量、总价等术语的含义,然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所学的术语和数量关系。例5的编排和例4相似,也是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做一做”中注意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符合某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熟悉所学的数量关系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关系的认识。在教学例5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理解用符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使学生体会使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来认识理解概念,也可接上节练习课的问题解决,直接引导学生去提炼归纳,从而提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这三个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量关系。有了对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的理解后,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找出实例中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相互交流,逐步归纳提炼出数量关系。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2.在探究中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理解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加以应用。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小林每分钟走60米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三、巩固新知1、基础题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2、变式题李婷步行的速度大约是65米/分,她每天上学要用14分钟。李婷家离学校大约是多少米?3、提高题国庆节小林全家坐一辆汽车去旅游,这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85千米/小时。该

  车第一天行驶了5小时,第二天行驶了7小时。两天大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篇四: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淮南师范附属小学程晋莉教材分析:数学学习基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解决生活问题,更重要的是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从中习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积累数学学习的基本活动经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因此,数学教学应对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行适时适度地提炼与归纳。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在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学习上,明显加大了力度,除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外,又增加了“数量、单价和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学习,这样为学生研究数量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增加了经历体验数量关系提炼、归纳与应用的机会。教学内容:P52~53页例4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根据这样的数量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3、学会速度的写法。4、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5、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应用所学的两个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单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天气越来越冷了,同学们都已经穿上了厚厚的棉服,为了保暖,我准备到商场采购一些保暖用品。课件出示商场图片以及四种商品的价格图片。二、学习第一个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1、问:每个电暖宝40元,买2个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0×2=80(元)

  2、学生提问题师:你还能提出像程老师这样的问题吗?一生说一说一个问题。师:谁会解答?一生说说解答的算式以及答案。教师板书。学生再提类似的问题,不解答。3、思考:刚才我们提的这些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说说(学生可能会说都是知道一件商品的价格和一共买了几件,求共花多少钱。师:实际上每件(一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学生还可能说都是知道单价和数量,求总价。师追问:结合我们刚才举的例子,说说什么是单价和数量,哪儿是总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三者的含义。每件(一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4、三者之间的关系:刚才我们知道了单价和数量,怎样求出总价?学生说说,得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利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①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②买3双同样的棉拖,共花90元,每双棉拖多少元?③棉袜每双8元,40元能买几双?利用问题②③说说知道了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出单价以及知道了总价和单价,怎样求数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板书: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设计意图:单价、数量、总价三者的含义以及”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量关系对学生来说不陌生,所以我把这个内容安排成学生自学,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内容,更加准确掌握单价、数量、总价的定义,为后面速度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学习第二个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刚才我们结合生活中的几个购物的例子,通过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认识了单价、数量和总价,并总结出它们三者之间的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常见的数量关系)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遇到其他的数量关系。师:加强锻炼,也能抵御寒冷.我最喜欢的运动方式是步行和骑车。1、课件出示两个问题:

  ⑴人步行每分钟走60米,10分钟走多少米?⑵一人骑赛车每小时行30千米,2小时行多少千米?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解答这两个问题。师:你能不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像刚才一样先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再说说每种数量分别叫什么名称?最后总结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困难,可以自学书本53页内容。课件出示温馨提示。3、认识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含义。

  全班逐一交流汇报上面三个问题。问题(1)学生说说两道题的共同点。课件出示: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几秒等),叫做时间。每小时(或每分钟、每秒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4、速度的简写⑴教师介绍问题⑴中人步行的速度的可以写成还可以写成60米/分(板书速度简写方法)读作:60米每分教师带学生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60米/分就表示人步行每分钟走60米.⑵学生独立试写问题⑵中的速度人骑赛车每小时行30千米5、各种速度调查情况图片学生了解各种速度并读一读。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为12千米/分。轮船的速度大约为50千米/时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为3米/时猎豹奔跑的速度大约为110千米/时。30千米/时

  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各种速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光传播的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中引导学生认识速度不仅仅是每小时(或每分钟、每秒等)行的路程,还可以是每秒行的路程。6、说说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者之间的关系。师:知道了速度和时间,怎样求出路程?生:速度×时间=路程教师板书:速度×时间=路程猜一猜它们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生说教师板书: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验证一下7、巩固练习:先解答下面的问题,再想想你用到了哪个关系式。⑴小明家和学校相距400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5分钟,他每分钟走多少米?⑵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行驶36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一说师:生活中在哪儿能用到这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40×2=80(元)速度×时间=路程60×10=600(米)30×2=60(千米)

篇五: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距离这两个定量关系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介绍情况并揭示主题。

  同学们,你们去商场购过物吗?你们乘过车吗?你们可知道,在购物、行程这些事情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出示课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就从购物开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入手,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1.课件显示了教材第28页示例2的场景图。

  周末,小明独自一人去商场买东西,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问题:你知道什么数学信息?你能用表格的形式把它们分类吗?学生试用名单

  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列)他这样列好不好?好在哪里?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列出,分类整理信息,初步感知每个类别的数量是不同的,并为下面介绍的数量关系名称做准备)2。介绍单价和数量

  每支12元和每本三元,我们可以称它为?单价。买了4支和5本可以叫做――数量。那你能说说什么是单价吗?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码?学生举例

  教师总结:单价是某种商品的单位数量的价格,也就是说,每本书的价格等等。

  像钢笔的单价每支12元,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示。介绍:读作12元每支,学生边用手比划边齐读。猜一猜,笔记本的单价可以怎么表示?学生尝试写,3元每本,学生边比划边齐读。(设计意图:通过举例,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单价的例子,从而进一步认识理解单价的意义。)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信息整理好了。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回答计算和交换(教师的黑板书写)问题。你怎么计算?

  介绍总价。像48,15这样一共用去多少元,我们可以叫――总价。

  (1)交流讨论:通过计算,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老师结合学生的报告在黑板上写:

  总价=单价×数量。钢笔的总价等于什么?练习本的总价呢?(2)思考:通过这个数量关系,你还想到了什么?师生交流后板书: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4师生汇总表。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那我们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时,是不是三个都要记住?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让学生从乘法的意义上找到三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从一个实例中推断出另外两个数量关系。给学生建立模型的想法)5了解单价的变化规律,数量和距离。

  像单价的这种表示形式,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谈谈它的单价。老师只是想买五香牛肉。我想买两盒。要多少钱?买五盒?买8盒?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都买2,想一想,谁的总价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小明和他的父母买了文具就要回家了。你建议他们乘坐哪种交通工具?说到交通,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我们去看看好吗?(设计意图:通过购买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学生通过计算了解教学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如果单价相同,数量越大,总价越大,数量相同,单价越大,总价越大,以及入门的想法。)(二)教学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1.课件显示了教材第28页示例3的场景图。

  生活中像刚刚这样的数量关系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学生读题,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

  展示表格,老师整理好信息和问题,并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刚刚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这里直接出示表格,节约了学习的时间,也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2.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含义。

篇六: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常见数量关系》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28~29页例2、例3,“练一练”和练习五第5~

  11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单价”、“速度”的含义,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2.会用“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解答实际

  问题。3.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

  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理解“单价、速度”的含义,会用“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解答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

  =路程”这两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谈话:昨天李老师请同学们到超市等地方去了解一些商品的价钱,老师也

  去了解了一下。这是老师了解到的两件商品。(出示实物投影。)

  提问:舒肤佳香皂上标着¥4元,表示什么意思?剥笔刀上标着零售价6元,

  表示什么意思?板书:舒肤佳

  4元

  剥笔刀

  6元

  2.谈话:下面请你们来说说你所了解的一件商品的价钱。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铅笔

  1元铅笔盒14元。。。。。。

  3.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些商品以及它相对应的价钱,那么如果现在老师

  想买这些商品,那还应该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舒肤佳

  4元

  2块剥笔刀

  6元

  3个

  铅笔

  1元

  6枝铅笔盒

  14元5个

  4.谈话: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要买每样商品要花多少元呢?独立完

  成,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绘制表格

  单价

  数量

  总价

  舒肤佳

  4元∕块

  2块

  8元

  剥笔刀

  6元∕个

  3个

  18元

  铅笔

  1元∕枝

  6枝

  铅笔盒

  14元∕个

  5个

  6元70元

  二、引导观察,抽象出数学模型

  引导:同学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什么了?小组讨论,师巡视。

  组织交流,完善板书,得初相应的结论:明确:第一竖行这些价钱都是每一件商品的价钱,在商业上我们称它为单价。所以这些价钱都表示商品的什么?齐说:单价(把表格中每条等改成单价)讲解:单价每块4元,可以写成“4元∕块”元∕块读作元每块,你能读一读其他的单位名称吗?指名读。明确:第二竖行都是购买商品多少,我们叫做购买数量。一共用去的钱我们通常在数学中称它为总价。启发:既然同学们都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数量的含义,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以及这个表格,想一想他们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请你们四人一组来摆一摆他们之间的关系,看那组同学摆的关系最齐全。(请两个同学上黑板摆。)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反思:这三个数量关系式中哪个是最基本的?请每个同学把你认为最基本的那个摆出来。单价×数量=总价,只要记住了这个数量关系式也就可以运用乘除法关系把另外两个写出来。

  【设计说明:通过课前了解让学生说说每种商品的单价、以及购买的数量,

  再到独立算出总价,一步一步引到学生,最后通过观察表格明确“单价、数量、

  总价的含义,再通过小组交流以及教师的步步引导,适当的点拨,发现三者之间

  关系,并进行必要的抽象概括。】

  5.做教科书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答题目的依据。三、自主学习“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1.谈话:同学们很聪明,能够自己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下面的问题:(1)一辆和谐号列车每小时260千米,3小时,能行多少千米?(2)李东骑自行车去学校,每分钟行200米,8分钟到达,骑行了多少米?自主练习后讨论:这两道题中的数量还能不能叫单价、数量和总价呢?两题有什么相同点?2.自学例题

  (1)你知道这两道题目中有哪些数量了吗?(2)每道题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分别是多少呢?(3)路程、速度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3.概括数量关系。讨论:除速度×时间=路程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吗?4.找“速度”、读“速度”单位练习。5.练习:做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后讨论:分别告诉们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根据什么数量关系?

  【设计说明:根据已有学习单价、数量、总价的经验,设计了让学生通过自

  主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做练习五第6、7、8、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完成每题是根据是什么。2.做练习五第10题。先指名说说题意,再组织学生交流。提醒学生:第一题是按照原价买的,第二题是按照现价买的。3.做练习五第11题。讨论:求平均速度,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设计说明:通过有层次、有针对性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了常见数量关系的实际意义,同时也突出灵活应用“数量关系”这一重点。】五、全课总结,体验收获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篇七: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常见的数量关系编写意图(1)教材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已知每件商品的价格和购买商品的件数,求商品的总价。解决后,通过“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来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共同点:两个问题中都是知道每件商品的价格,也就是单价;还知道商品的件数,也就是数量;要求的都是共花的钱,也就是总价。(2)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教材以“你知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吗”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教学建议(1)基于生活现实理解概念。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并不陌生。因此,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现实出发来认识理解概念。既可顺接着上节练习课中的问题解决,直接引导学生去提炼归纳;也可如教材编排的那样,先呈现两个典型问题进行探讨解决,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从而提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这三个概念,进而理解三个概念的含义。(2)抓住概念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量关系。有了对单价、数量与总价三个概念的充分体验,在总结“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时,可放手让学生自主找出实例中“单价、数量与总价”间的关系,自主分析,相互交流,逐步归纳提炼出数量关系。(3)适时应用,及时巩固。可结合“做一做”第1题,由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全班分析单价、数量与

  总价,并以数学问题的形式进行求解,强化对数量关系的认识。编写意图例5是探索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

  关系。(1)相对于“单价”,对“速度”的理解

  更难,“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实例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这里的“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

  (2)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如汽车的速度和小林步行的速度分别写成:70千米/时、60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

  (3)结合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概念内涵。教学“速度”概念时,重点引导理解“单位时间”和“走过的路程”。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每秒……“路程”则有别于“距离”。可根据“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的要求,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熟悉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并相互交流。教师也应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如,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或一些动物的行动速度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2)结合概念意义,自主建构数量关系。结合问题解决,引导学生独自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请每一位学生写出关系式。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尽可能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关系式,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篇八: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常见的数量关系(课时)》说课稿

  下面是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课时)》说课稿,欢迎阅读!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例4:常见的数量关系(课时),课型为新授课。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乘二位数以及积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把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数关系加以概括整理,加深学生对这些常见数量关系的认识,同时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促进学生抽彖思维的发展。

  结合以上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能运用“单价X数

  量二总价”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学

  生的日常生活入手,结合身边的数学,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组数量关系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根据我确定的三维目标,重点为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我将采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含义及数量关系。本课的难点是理解数量关系并掌握,以及用术语能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将采用通过解决简单问题,引导自主探索。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思维敏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我将用创设教学情景,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结合学生的特点,依据数学新课标,我将本节课环节确定为一下五方面:

  一、情境导入:1、学生展示学生展示搜集的超市购物的信息。2、如果我想买一件商品,应该要知道些什么条件?二、探究新知(一)研究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例4(1)、(2)(二)教学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式1、,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求什么问题?2、小结:每件物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3、出示学生收集的物品价格标签,说一说单价是多少?4、你发现单价、数量与总价有什么关系?5、小结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三、巩固练习(基础训练)四、拓展练习根据“单价X数量二总价”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五、课堂小结

  我将板书设计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一)例4: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数,叫做总价。单价X数量二总价

  总价一单价二数量总价子数量二单价来突出本节课的难点。

篇九: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

  课

  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

  52--53页

  教材分析

  常见的数量关系主要教学以下几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

  度、时间、路程。教材中例4通过学生熟悉的两个具体例子,首先说明单价、数

  量、总价等术语的含义,然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

  固所学的术语和数量关系。例5的编排和例4相似,也是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

  生总结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做一做”中注意联系实际,让学

  生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符合某种数量关系的实际问

  题,使学生熟悉所学的数量关系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对周围环境中

  数量关系的认识。在教学例

  5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理解用符合单

  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

  使学生体会使用这样的符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具有简明、

  清楚

  的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对单价数量与总价并不陌生,

  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现

  实出发来认识理解概念,也可接上节练习课的问题解决,直接引导学

  生去提炼归纳,从而提炼出单价数量与总价这三个概念,引导学生自

  主探索数量关系。有了对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的理解后,充分放手

  让学生自主找出实例中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这种分析相互交

  流,逐步归纳提炼出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1.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探究中理解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理解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通过具体例子使学生理解掌握以及运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中加以应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2、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二、探究新知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

  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

  师: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2、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

  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

  度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独立计算并找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改变其中一题,求时间或者求速度。

  问: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的理解,巩固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三、巩固新知1、基础题

  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10千米,可写作——蝴蝶的速度每分钟500米,写作——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钟340米,写作——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千米,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

  2、变式题

  李婷步行的速度大约是65米/分,她每天上学要用14分钟。李婷家离学校大约

  是多少米?

  3、提高题

  国庆节小林全家坐一辆汽车去旅游,这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

  85千米/小时。该

  ---

  ---

  车第一天行驶了5小时,第二天行驶了7小时。两天大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八第10题

  ---

篇十: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两个

  数量关系式。

  3、运用这一组关系式,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超市购过物,想一想,你都买过哪些物品?同

  学们都有购物的经历,如果老师给你一张购物小票,你能读懂上面的

  数学信息吗?

  二、探究新知

  (一)研学“单价、数量、总价”

  1、导入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亮亮超市

  单号:63-09960时间:2019-4-15

  商品名称

  单价

  数量

  金额

  矿泉水

  2元

  4瓶

  8元

  饼干

  5元

  6盒

  30元

  巧克力

  6元

  2块

  12元

  苹果

  8元

  5千克

  40元

  购买件数:14

  应付总额:90元

  付款金额:100元

  找零:10元

  学生交流

  学生看购物小票交流(引导学生有序看,有序说。如,小芳买了4瓶

  矿泉水,每瓶2元,一共用了8元)

  2、理解“单价、数量、总价”概念

  (1)理解“单价”

  ①同学们很棒,很会观察!在这张小票里有三个重要的词语:单价、

  数量、金额。金额在数学上又叫总价。

  矿泉水的单价是2元,表示什么?一瓶矿泉水的价钱是2元。

  饼干的单价是5元,表示什么?一盒饼干的价钱是5元。

  谁来报一下苹果的单价是(),表示什么?

  谁来概括一下什么是商品的单价呢?

  (单价就是每件或单个商品的价格)

  ②说一说生活中的“单价”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商品的单价,请看大屏幕。老师先说:“一条毛

  巾是25.5元,也可以说成毛巾的单价是25.5元。”学生接着说一箱

  牛奶48元,牛奶的单价是48元,一瓶洗衣液24元,洗衣液的单价

  是24元。

  ③“单价”改写

  薯片5元/包表示什么意思?对,表示1包薯片5元。看来,单价

  还可以写成这种形式,/读作每,5元/包读作:5元每包。

  (2)理解“数量”“总价”

  ①“数量”是指什么呢?继续看购物小票,矿泉水的购买数量是(),

  饼干的购买数量是(),巧克力的购买数量是(),苹果的购买数量是

  ()。像这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②“总价”又是指什么呢?我们再来看购物小票,矿泉水的总价是(),

  表示什么?表示4瓶矿泉水的一共价钱;巧克力的总价是12元表示什

  么?谁能说说,“总价”表示什么意思?(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谁能看屏幕,把“单价、数量、总价”表示

  什么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每支钢笔15元,老师买了5支,一共花了75元。

  •每个书包30元,妈妈买了2个,一共花了60元。

  •每副手套12元,买3副这样的手套,一共花了36元。

  (二)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师引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单价、数量、总价,那他们之间有什

  么关系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探索。生读题。(大屏幕展示课本

  内容)

  (1)、说一说单价和数量各是多少?

  (2)、要求的是什么?你会列式吗?列出算式:(

  )。

  (3)、我们再来看看鱼的总价是怎么算的?列出算式:(

  )。

  (4)仔细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1、根据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有什么关

  系?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解题过程,我们发现两个问题都是已知单价和

  数量,求总价。那么单价、数量与总价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生:

  单价乘数量=总价

  2、梳理小结:用(

  )〇(

  )=总价。这样一个算式叫做

  数量关系式。

  3、单价、数量、总价的变式

  (1)、师:那么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带着

  这个问题一起来探索。拿出我们的购物单。听清要求:1、左边的人

  完成探究单一,右边的完成探究单二。2、两个人合作填一份购物单,

  算一算,填一填,想一想,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探究活动

  小组交流

  (2)、汇报同学们都探究完了,请坐好。(我们掌声欢迎学生来,

  让学生上来汇报一下。杜鹃花和茉莉花的单价是多少?水彩笔和牛奶

  的数量是多少?你是怎样列式算出来的?

  (3)小结:同学们表现可真棒,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通过同

  学们的努力,我们发现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说成:②总

  价÷数量=单价③总价÷单价=数量。

  三、巩固练习

  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用多少钱?

  这个题目已知()和(),求()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式(

  )

  (2)学校买了3台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这个题目已知()和(),求()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式(

  )

  (3)每本练习本3元,12元可以买几本?

  这个题目已知()和(),求()

  用到的数量关系式式(

  )

  2、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填下表。

  商品单价(元∕千克)

  数量(千克)总价(元)

  西瓜

  5

  50

  甜瓜5

  15

  草莓20

  2

  3、判断对错(错误的题目说明原因)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是求数量的题目。(

  )

  (2)、已知每个笔袋的价钱和买的个数,求总价,要用

  笔袋的单价乘个数。(

  )

  (3)、36元可以买6瓶牛奶,每瓶多少元?

  是用总价÷单价=数量。(

  )

  4、说一说,根据已知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1)、每张门票30元,老师买了6张门票,________

  (2)、买10本书共花了200元,________

  (3)、学校花420元买字典,每本字典6元,________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这节课中研究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我们

  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先通过生活中的购物小票,知道了什么是商品

  的单价、数量与总价。接着解决生活中的2个问题,观察对比找出问

  题的共同点都是已知单价和数量,发现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单价乘数量等于总价。自己探究出了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式。并且同学们能够应用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中,学生经常会遇到“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理清数量关系进行解答,但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建立“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教学时,利用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给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并根据它们所表示的含义,探究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本课的关键就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篇十一: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P>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1.回顾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课件出示题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生产15个零件,他6天可以生产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交流反馈。2.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楚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帮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

  (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

  (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买的数量呢?

  (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

  (4)认识总价。

  引导思考:根据题目中购买钢笔的情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

  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

  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单价

  数量

  总价

  钢笔

  ()元/支

  ()支

  ()元

  练习本

  ()元/本

  ()本

  ()元

  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买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教师巡视,发现

  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总价与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板书:

  总价=单价×数量

  (3)思考: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

  4.师生共同小结。

  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总价=单价×数量”,就可以根

  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得出“数量=总价÷单价”和“单价=总价÷数量”。

  (二)教学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3情境图。

  引导学生读题,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

  2.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含义。

  (1)提问:情境中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称为什么?

  (2)交流速度的写法和读法。

  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再进行交流。

  (3)认识时间和路程。

  提问:行程问题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哪些数量呢?

  指名说说对时间和路程的理解。

  3.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单价

  数量

  总价

  列车

  ()千米/时

  ()时

  ()千米

  自行车

  ()米/分

  ()分

  ()米

  学生先填写和谐号列车与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教

  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交流讨论: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

  情况进行板书:

  路程=速度×时间

  (3)思考: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

  师生交流后板书: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4.小结。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

  第1题:练习单价和速度的写法。

  第2题:运用例题3的数量关系解决求路程的问题。

  第3题:运用例题2的数量关系解决求总价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0~31页“练习五”第8、9题。

  第8题: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的问题。

  第9题: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让学生说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教学反思:

  单价x数量=总价、速度x时间=路程这两个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努力实现以下几点: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发现数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应用意识。当然,由于学生运用这些关系的能力还不够,所以课堂中教师讲解的地方可多一些,这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的。

篇十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P>  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内容:课本教材第52例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组数量关系。

  2、认识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中各种不同数量的求法,会应用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在具体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这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1、请看下面的问题并口答列式。(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1)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2)用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3)用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4。(1)请自己读题后尝试解答。(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4)学生尝试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指名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3)小组说说: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什么的问题?(4)汇报交流: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5)教师引导小结:在我们数学里,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的钱数,叫做总价。(6)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篮球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里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要求什么?是怎样求的?(7)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名回答)(8)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指名回答,单价×数量=总价)(9)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总价÷单价=数量)(10)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总价÷数量=单价)(11)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一组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觉得只要记住了哪一个,就能记住其他的两个?根据什么知识来记其他两个?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12)汇报交流,归纳小结:我们从这里的三个数量关系式可以看出,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单价×数量=总价”,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出“总价÷单价=数量”和“总价÷数量=单价”。三、巩固练习1、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什么?(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每台复读机多少元?2、填一填。

  (1)(

  )的价钱叫做它的单价。

  (2)买了3件衣服的钱可以看成(

  )。

  (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求出(

  ),数量关系式是

  (

  )。

  (4)10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10元和5本分别可以看成是

  (

  )和(

  )。

  3、选一选,下面各题分别求的是什么?用那个数量关系式?

  (1)苹果每千克5元,妈妈买了4千克,需要多收钱?是求(

  )

  A单价

  B数量

  C总价

  (2)苹果每千克5元,妈妈共用了20元,买了多少千克苹果?

  A单价

  B数量

  C总价

  (3)妈妈买了4千克苹果,共用了20元,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A单价

  B数量

  C总价

  4、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买来6本同样的故事书,一共用去了180元,每本故

  事书多少元?

  (2)一盒铅笔芯的单价为3元,60元可以买多少盒?

  5、小丁丁到超市想买9只钢笔,有两种包装,单只的包装,4元一

  支,9支一盒包装的27元,你觉得小丁丁怎样买合算?

  6、练习九的第8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80×3=240(元)

  10×4=40(元)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篇十三: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P>  常见数量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介绍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例4、例5介绍了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本节课我主要想带领学生共同探究p52例4,购物中常见的“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教材中例4通过两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再探索出“单价×数量=总价”等数量关系。“做一做”和相应练习都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且熟练运用本节课归纳出的数量关系。立足教材,我还进行了适当的拓展,使学生对购物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丰富的购物经验。“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对他们并不陌生,只是还没有加以概括。本节课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数量关系,提高他们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结合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我制定了以下四维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经历观察、推理等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这组数量关系。数学思考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问题解决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情感态度目标: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想要实现目标,本节课困难重重,需要我带领学生披荆斩棘。而这些荆棘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1、学生自主探索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2、在生活中发现并运用这些数量关系。3、找到蕴含其中的数学规律,发展发散性思维。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想要披荆斩棘,我们还得为教学做好准备。五、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在超市等购物场所收集单价、总价的资料,比如价签、购物小票、发票等,增加对单价、数量、总价的现实认识。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一切准备就绪,现在我们进入课堂教学。六、教学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

  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超市的购物环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我通过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始本节课的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轻松自然。(一)情境导入师:自己用钱买过东西东西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都去什么地方购物?课件展示超市的照片。今天,老师就走进了一家超市。大家想看看我买了些什么吗?板书:购物中的学问(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①学生读题。提问“每个80元”、“每千克10元”在数学上叫什么吗?初步介绍“单价”。②学生说一说都从哪里见过单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票等说一说。③师课件出示超市促销单,学生说一说找到的单价。④课件圈出牛奶46.8元/盒,请学生说一说,这是不是单价?为什么?师总结:每件物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一箱、一吨、一盒、一组等都叫做一件,所以都可以叫做单价。⑤课件展示:单价、数量、总价。

  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单一中填单价、数量、总价,并总结出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全班汇报交流。师质疑:为什么用乘法?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要用乘法进行解释。板书:单价×数量=总价通过对例4的拓展学习,我们认识了本节课研究的三个对象:单价、数量、总价。特别是对单价的含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弄清这些概念以后,我设计了统计表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数学统计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几乎没学期都会出现,还会以练习的形式出现。这张统计表既能作为基础练习检验学生对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的认识情况,也是帮助学生读清题目,确保学生理解题意的重要载体。最后,统计表相对语言文字表述更简洁。也能帮助学生比较轻松地得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我还带领学生进一步思考用乘法的原因,使学生沟通新旧知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2、探究其他数量关系出示学习单二。学生独立思考,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同桌或组内讨论。学生全班汇报。教师板书: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师质疑:刚才我们用的是乘法。现在怎么都变成了除法关系式?

  引导学生说出(或举例说明)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最后汇总单价、数量、总价中的数量关系。学生说一说什么分别怎样使用。这里我对教材内容做了拓展。同样通过统计表使学生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两个例题进行自主探索,得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三个关系式。学生经历了观察、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提高了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锻炼了抽象思维能力。新旧知识的沟通,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比起从老师讲授中知道,这样学生的收获更多,体会更深。(三)拓展练习1、拓展练习1(怎样买数量最多)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进行估算,得出结论买橙汁数量最多。估算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最新修订的教材相对以往的教材而言,估算教学的内容的安排比较分散。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估算教学,使学生的估算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除了估算以外,还要鼓励学生发现规律”总价不变,单价越少,数量越多”。这里既渗入了估算教学,又使学生把知识进行了进一步升华。又在此基础上,回顾上一例题。也得出了”单价不变,数量越多,总价越大“。这里为第六单元学习”商的变化规律“埋下了伏笔。2、拓展练习2(怎样买更划算)

  促销装在生活中非常常见。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寻找多种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3、拓展练习3(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组内交流,根据自己准备的购物小票等提出实际数学问题。提供给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的机会。(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

推荐访问: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材分析 数量 常见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