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概括18篇

《实践论》概括18篇《实践论》概括  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践论》概括18篇,供大家参考。

《实践论》概括18篇

篇一:《实践论》概括

  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

  《实践论》主要内容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篇二:《实践论》概括

  毛泽东《实践论》阐释(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1、旧唯物反映论是直观、消极反映论《实践性》一开头就明确提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1)旧唯物主义,包括法国的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2)、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不能揭示出认识对实践的真正关系他们虽然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在认识论上坚持了反映论,但由于他们从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出发,认为人与自然界仅仅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永远是处于被动位置,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坚持的反映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论。在这种反映论看

  来,反映与被反映是直接发生的,不需要任何中介。客观世界只是认识对象而不是改造对象,因此认识就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看不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费尔巴哈尽管也提出过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由于他了解的人是不具有社会属性的自然人,生物学意义的人,所以他讲的实践也只是个人生物性消费活动,而不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实践,同样也不能揭示出认识对实践的真正关系。2、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不同,认为:

  (1)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不单有其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具有社会属性,而这种社会属性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得以证实的。(2)人的本质是积极能动地改造自然。外部世界不仅是感觉的来源,并且是人行动的对象,被人改造的对象。人的这种本质特点决定的认识的本质

  决不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消极反映,而是主体与

  客体相互转化过程,这个转化的过程就是实践过程,也是认识过程。实践是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相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把实践的观点全面引入

  哲学,使哲学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从而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首先是科学地论证了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认识论中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强调全部理论不仅都来自实践而且还必须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种实践性和在此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根本、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和实践是对立统一关系。其对立主要表现在认识和实践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认识是主体

  反映客体的观念性活动,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性活动。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二者相互作用上,即实践产生认识,认识指导实践。但从全部认识过程来看,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实践自始至终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这首先是因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世界客观事物是无限复杂的,不可能同时全部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只有那些由于实践的需要,同实践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认识对象,进而我们也才能有对这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换句话说,没有实践的需要,就不会有认识的发生。认识是由实践需要引起的。(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的前提是实践,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中介,只有在实践中——变革客观对象的

  活动中,客观对象才能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实现外部刺激力向内部意识的转化,形成对客观对象的感

  觉、概念、判断、思想意识。正如《实践论》所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3)、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理由还在于只有通过对客观对象的改造实践,才能暴露事物的内在(非感性)本质,使我们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性。(4)、同时还要看到,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还在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了解人与实践客体的关系。作为认识来源的实践,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还有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科学研究、阶级斗争等一切社

  会实际生活。人类正是通过这些生活实践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了解自然、社会运动变化规律。这里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人们接受学习间接知识的重要性。就人类整体、人类认识整体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人类不可能在实践之外寻找出另外的知识泉源,同样也不可能找出那一种知识不是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的。但就具体一个人的知识来源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来自个人的亲身实践,相当部分知识(或大部分知识)是接受的书本知识或他人的实践经验。强调实践是认识来源而轻视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是错误的;相反,只看到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从根本上放弃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的思想,那就离开了唯物主义认识路线。要注意,一个人对间接知识接受程度,理解和巩固程度,往往又是受实践决定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实践。这是因为:(1)认识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的飞跃过程是在实践推动下完成的。

  (2)人的认识中存在的错误、片面性、肤浅性、非充分性等都是靠实践来纠正、补充、丰富和深化的。(3)随着实践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为人的认识

  开拓出新领域、提出新任务,推动认识不断向更广、更深层次发展。(4)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手段和可能,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知识总量迅速发展的原因就是连续三次技术革命的有力支持。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论》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

  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存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认识自身是不能解决的。因为实践与理论比较,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可以直接作用于认识对象,把思想变成现实。只有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期目的,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否则认识就是错误的。由此可以看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途径、手段和客观尺度。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实践证明的辅助手段和补充。逻辑证明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实践决

  定的,并为实践证明服务的。第四,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它不仅仅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实践论》进一步阐明了这个道理。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解释世界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既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既然是产生于社会实践的需要,那么认识一旦产生就必然为实践服务。否则,认识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三)、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辩证唯物主义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认为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列宁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①《实践论》具体分”析了认识发展的过程。

  1、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由实践到认识,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首先是感性认识,即感官对认识对象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感性认识的反映形式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就其反映的内容来说,是对客观事物的现

  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其特点是生动、直观、具体、形象。但由于感性认识的直观性,达不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共性的把握。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感觉

  和印象的东西越来越多,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人们的脑子里就会产生认识过程的飞跃。首先是形成概念,然后形成判断、推理,这就是理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等,它所反映的内容已不再是现象和事物的外部联系,而是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理性认

  识阶段的特点主要是表现出其抽象性和深刻性。正

  如《实践论》所强调的,这是“认识的真正任务”。(2)、第一次飞跃的实质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变客观的东西为主观的东西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是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飞跃。(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认识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理性认识,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把握,感性认识也就失去了它的认识论意义。另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在哲学史的“经验论”“唯理论”的错、误在于他们看不到两个不同认识阶段的内在联系,

  人为地割裂了人类认识的统一过程。(4)、第一次飞跃的实现条件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是一重要的飞跃,但并不是说任何一种感性认识都能实现这个飞跃,由感性到理性是认识的质的变化,它的实现是条件的。首先感性材料必须确实可靠,并且十分丰富;其次必须对确实、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了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但认识过程并没有结束,还必须由认识到

  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正如《实践论》所强调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性认识,还须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

  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1)、为什么要实现第二次飞跃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

  世界。根据已形成的认识指导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使人的行为表现出自觉性、目的性和主动性。②、认识的作用,只有在用于实践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指导革命实践,不与实践结合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③、认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之所以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是认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认识回到实践去之前,认识正确与否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正确的认识得到证实,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不完全的认识得到补充使得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主客观的进一步统一。(2)、第二次飞跃的实质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个过程是变主观的东西为

  客观的东西的过程,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是由一

  般到个别的过程,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第二次飞跃和第一次飞跃一样,同样是认识过程的质的变化,这一变化同样也是有条件的。一是理论必须正确;二是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理论转变为行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等;三是用理论动员和武装起广大群众,成为群众改造世界的有利武器,使精神力量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3、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论》在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之后,又从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由对立到统一的实际实现过程和人类认识活动整体角度

  概括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我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里首先说明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曲线性,即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在经过多次失败或反复调整中实现的;其次说明了人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客观世界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也是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客观现实世界的发展变化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另外,这个总过程和总规律还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前进性。这种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是封闭的圆圈,而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过程。4、从相对真理逐步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在真理上的表现就是相对真理逐步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认识过程,就是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下和发展真理的过程。《实践论》在这方面的分析可以理解为以下几

  个方面:(1)是肯定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2)是肯定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暂时性和相

  对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同样与是具体的现实的。所有对客观现实的认识,都是特定条件下的人,对特定条件下的客观对象的特定反映。所以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他们看不到认识的这种相对性,”否认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括马列主义在内,任何一种科学的认识都是迈向绝对真理的一步,但不是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

  识真理的道路。(3)提出了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思

  想。即“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说明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性质,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升华过程。整个人的认识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比较确切、比较完全的知识。(四)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实践论》在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文字不多,但涉及的思想却十分丰富:1、明确指出改造世界、改造社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历史使命。在当今

  社会,无产阶级是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2、明确提出所谓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及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一切反动势力。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3、提高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所必需。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为了有效的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而主观世界的改造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而必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实现的。《实践论》从认识与实践关系入手,落脚到主观世界的改造,从而达到了肃清“左”倾教条主义危害和影响,从根本上用马列主义武装全党,提高

  干部队伍素质之目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下,强化主体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优化主体素质,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仍然是全党、全国人民的迫切任务。(五)、结论

  《实践论》最后以深邃的语言对全书作了总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下。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三:《实践论》概括

  毛泽东《实践论》

  写作时间:《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作的演讲。此篇系毛泽东讲课提纲即《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一部分。1950年经过作者修改润色后正式发表。

  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正值中国革命逐步地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国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了总结革命经验教训,从哲学上分析“左”右倾错误的根源,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泽东在长征到达陕北后,以极大的经历从事哲学研究,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本篇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

  《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为中心,系统阐释和发挥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着作内容:

  第一,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论》开篇就明确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由于离开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指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后,毛泽东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观作了深入展开。其一,关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除生产活动以外,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人们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实际活动,也

  都是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首次把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活动规定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其二,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系统阐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二,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毛泽东指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从理性认识到革命的实践。感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这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一方面,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获得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层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此意义上说,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阶段。换言之,认识开始于感性经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具体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践论》强调:“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主义飞跃。”这是因为,首先,

  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其次,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过程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因此,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这个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毛泽东正是在此意义上,认为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意义也更重大。

  第三,科学地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人们的认识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两个能动飞跃,一般说来,如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或过程的认识运动来说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事物过程的推移而言,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毛泽东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深刻地揭露了党内“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他因此强调:“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是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党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的认识结论。

  《实践论》用十分简洁明晰的语言,把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概括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概括是对人类认识过程的科学抽象,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总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和《矛盾论》一起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和体系的形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①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③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④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⑤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⑥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⑦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四:《实践论》概括

  《实践论》主要内容《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篇五:《实践论》概括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读后感1

  在高中的政治课本中就学过与实践有关的一些理论,通过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毛主席的《实践论》是其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是在1937年7月,在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的情况下,毛主席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写了这篇著名的__。毛主席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第二,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第三,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第四,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我认真阅读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深受启发,以下是我读完这篇__的感悟。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评价,如果我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最好自己去实践一下。就如我们想知道葡萄是酸是甜,就可以去品尝然后得出答案,而不是光听被人讲。毛主席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

  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但一切知识就其最初________而言,仍然是实践。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新的认识,丰富自己,不断增加自己的头脑储备。

  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任何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件事都亲自去实践,但我们可以借助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但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理论,因为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我们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否则,我们就会被引向歧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判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的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如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

  毛主席有句名言:“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实践,动手实干,因为许多事情看明白了,行动计划制定出来了,但是不干就不能落实,更不能实现目标。就好像我自己经常会为学习制定计划,但是我并没有毅力去实践,所以我一直都不能享受到计划实现的成果。于是我深深明白要勇于实践,这就要克服畏惧情绪。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你接受一项任务时,刚开始时可能是困难重重,就退缩。但是,如果你埋下头,不气馁、不抱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到底,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这样,我们就会有成就感了。

  其实,我觉得我们的学习也是缺少实践的,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考上一所好的学校,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们拼命学习,学习那一大堆的教科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但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在当时是记得很牢,但是没有实践,我们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我们没有亲身实践。现在到了大学还好,在学校的提倡下,我们很多学生都会在假期去进行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实践,尽管有一些是与自己专业无关,但是我们也还是可以从中获得认识。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体验了生活,更使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要改进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很多东西并没有说出来的那么简单,只有自己去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真谛。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再好的认识,看似再完美的理论,不经历实践的洗礼,就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要敢于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主观认识,在实践中得到教训,从而在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中,改造世界,提升自己。《实践论》在当时就起了重大的作用,现在它仍有积极的价值,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实践论》读后感2

  《实践论》是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首先,认识________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但是,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________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后,还有更重要的过程,那便是从理性的认识到指导实践又一个飞跃。通过得来的认识指导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检验的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在由感性到理性的运动过程中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认识运用于实践并得到证实之后,人们对于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运动便是完成了,对于过程的推移来说认识并没有完成。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活动也会跟着变化发展,所以,认识同样要不断变化和发展。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阶段变化发展时,认识就要继续,就要适应新

  的情况。客观过程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因而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同样充满矛盾和斗争;社会实践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无穷的。

  于是,我们得出某一客观过程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认识中,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我们又可以得出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并且每个新的循环都代表着更高的内容。

  《实践论》不仅深刻而又系统地论述了认识与实践密切关系,同时也对一些与实践相关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受启发。

  关于人们在面临新的实践活动的信心问题。通常人们都不愿在没有把握、不清楚情况的时候去进行某种实践。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一个人的勇气与信心跟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有没有规律性的了解直接相关。这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大学生在学习、研究以至将来的工作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对于面临的实践活动我们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的信心。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

  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关于正确、深刻的认识________问题。《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比如说游泳、骑自行车,一个人因为不会而不去游、不去骑,总在一旁看别人做,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又比如说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

  关于真理的绝对与相对的问题。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哲学问题。“没有绝对真理”,这句话如果是正确的话,那这句话本身是否看作是绝对真理呢?这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实践论》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绝对真理是存在的,但不能被人单独认识,不能被某一句话阐述,因为人们

  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

  《实践论》是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实践论》读后感3

  1937年7月,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妨害着革命的发展。为了揭露这种不好的现象,从而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毛泽东写了这篇著名的__。通观全篇,此文几乎是一篇完美无缺的哲学论文,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芒;同时又因为毛泽东是文学家,身上流着中国文人的血,理所当然地使这篇__充满了文学气息。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认识的________、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

  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

  实践要注意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谈实践的方法,我想从实践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则,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二则,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

  三则,实践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四则,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上述特性的共同作用,则形成了人类实践的“隐蔽性”,或曰局限性。正因如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

  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

  另外,还要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篇__,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

  取暖。这个例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我想,犯经验主义的结果就是,决策前“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实践后“鼻一酸眼泪流下来”。

  实践要注意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人类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一个认识的过程。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没有认识过程的进步和积累,人类的实践永远是猴的实践生存过程。没有实践的进步和积累,人类的认识只能是天上漂移的云。所以,正确对待实践

  与认识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才是观看人类及自然无穷真理的前提。

  曾有学者读了《实践论》后,感慨之余,写了一首诗,形象的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行路要识道,道通在于行。行后要知理,理通便于行。”

篇六:《实践论》概括

  《实践论》读后感

  篇一:《实践论》读后感--全集攻略选自《毛泽东选集》

  地把握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才能正确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

  然而认识的过程并非只有认知这两个阶段。《实践论》把认识进行了更深两层的探讨,

  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内容的党的思想路线。

  虽然新中国的成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如今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认识也不断推移和发展;共产党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理论联系实际,不

  断在实践中探索。一代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沿着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把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统一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鉴于当时的年代,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主要把阶级斗争作为认识和实践结合的范例阐述,但是《实践论》中体现出来的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每个时代都适用的:通过实践发现真理,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个结论在中国革命、建设、乃至改革过程中都起着重大的指引作用,我们通过实践证明了实践的真理,《实践论》也将会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

  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我们的任务是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让认识和实践相统一,不断向前推动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

  《实践论》读后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个一个课外作业——阅读一本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著作,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读后感。在老师列举

  的书目中,我一眼就看中了《实践论》,因为我们刚刚学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节,对实践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于是,我在网上找到并下载了《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写于1937年7月。这部著作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故题为《实践论》,副标题则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

篇七:《实践论》概括

  三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一学习实践论是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通过学习毛泽东实践论当代青年可以认识到看待问题不能光凭经验和感觉而忽视事物的本质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毛泽东《实践论》解读

  摘要:《实践论》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正如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之意,《实践论》重在讲解“知”与“行”的关系。而其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是《实践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范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实践和认识的四个关系、写作风格以及对于当代青年的启示几个方面出发,探究《实践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关键词:实践和认识;写作风格;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一、前言毛泽东《实践论》是继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实践论》深刻阐明其实事求是的观点,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内涵深刻,行文幽默,适应时代,决定了新时代背景下《实践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一、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一)实践居于主导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

  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二)实践产生真知毛泽东在文中提到:“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产生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会对同一事物有一个多方面的了解,会对不同事物有一个总体上的概括。这就会使得人的认识在实践中得到一个“突变”,即“飞跃”。此时,“概念”出现,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人们就会从事物的本质、整体、内部、性质等更能够产生人类真知的方面来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通过“判断”和“推理”的方法,让真知表现得更加清晰明了。(三)实践提升认识

  毛泽东说:“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从理性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完美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客观事物有一个感性的直观的认识,并逐渐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最终将理性认识作用到社会实践中。实践的始终如一和层层递进,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四)实践检验真理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合理,不由权威人士决定,而是需要把它放在实践中去检验才能被证明。毛泽东提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检验理论有两种结果,一是真理,一是谬误。被称为真理的理论,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它自身合法存在的问题,它还要在不断变化的时代和国情面前,接受一轮又一轮地来自于实践的检验;被称为谬误的理论,也不要垂头丧气地失去继续前进的奋斗动力,它还要在审视自己和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符合客观现实的理论,然后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二、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

  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外来的东西本土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使之生活化,便于理论被群众所掌握。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大众化的一个典范。这也是《实践论》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论》之所以是大众化的典范,除了其阐述的问题、对象与人民群众当时的革命实践息息相关以外,还与其喜闻乐见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有关。一是善用例子和典故。运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知识里手”等反讽性的典故和词汇,来解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二是善于通俗易懂的比喻。用“吃梨子”的比喻,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三是善用成语。如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通读《实践论》,它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形象的比喻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等,将复杂的认识问题、实践问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一一表达出来,克服了哲学著作远离大众生活的抽象性、思辨性和神秘性,理论的活力跃然纸上,感染性和传播力都极强。三、对当代青年的启示(一)学习《实践论》是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的再认识通过学习毛泽东《实践论》,当代青年可以认识到看待问题不能光凭经验和感觉而忽视事物的本质,“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在学习工作中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凡事要亲力亲为不畏事情的成败,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思考问题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给蒙蔽,做事情不能凭感觉,要突破认识的第一个阶段,通过不断反复实践和推理达到认识的第二阶段。(二)学习《实践论》帮助提高当代青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要成为一个光想做大事的空想家。要做一个善于同细小的要求结合起来的事实求是的政治家。”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后,我们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应辩证地分析问题、看待问题。以求职为例,选择职业,首先要从感觉上对该职业进行表面的判断,对其进行初步了解。其次,要结合客观实际等综合因素做出决定,看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求职意向。只有通过主观认识和客观评价后做出的决定才符合社会规律性,从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在认识的过程中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习《实践论》有助于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在人们社会实践中起指导作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以加强对青年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树立正确世界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自觉地进行自我改造,学会独立思考,抵制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重要意义。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正如斯大林所说,“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新事物、新情况和新矛盾层出不穷。面对抉择,我们需要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把人民、社会、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知行统一的深刻内涵、喜闻乐见的写作方式、顽强的时

  代适应性,决定了新时代背景下《实践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重读《实践论》,可以读到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解放的一腔热血;可以读到50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懈探索。《实践论》仍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对于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对于帮助当代青年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姜爱华.论毛泽东改造主观世界的哲学思想――重读《实践论》、《矛盾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4).[2]郭凤莲,刘洋.从船上历史哲学的视角解读毛泽东的实践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顾悦.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6).[4]刘毅强.《实践论》、《矛盾论》的当代审视和价值挖掘[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2012(01).

篇八:《实践论》概括

  毛泽东《实践论》

  写作时间:《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是毛泽东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作的演讲。此篇系毛泽东讲课提纲即《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一部分。1950年经过作者修改润色后正式发表。

  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正值中国革命逐步地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国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了总结革命经验教训,从哲学上分析“左”右倾错误的根源,批判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毛泽东在长征到达陕北后,以极大的经历从事哲学研究,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本篇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

  《实践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为中心,系统阐释和发挥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著作内容:

  第一,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论》开篇就明确

  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由于离开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而不能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指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后,毛泽东从两个方面对实践观作了深入展开。其一,关于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毛泽东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根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除生产活动以外,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人们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实际活动,也都是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毛泽东首次把生产活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活动规定为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其二,关于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系统阐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二,深刻地揭示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毛泽东指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两次飞跃。第一次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是从理性

  认识到革命的实践。感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认识,这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辩证统一。一方面,理性认识必须依赖于感性认识。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获得丰富的可靠的感性材料;二是必须经过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深层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从此意义上说,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阶段。换言之,认识开始于感性经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和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具体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实践论》强调:“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主义飞跃。”这是因为,首先,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其次,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的过程是“检验理论和

  发展理论的过程”。因此,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这个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毛泽东正是在此意义上,认为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意义也更重大。

  第三,科学地概括了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人们的认识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两个能动飞跃,一般说来,如果能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具体事物或过程的认识运动来说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事物过程的推移而言,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毛泽东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永远没有完结。”毛泽东深刻地揭露了党内“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他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分离为特征的。”他因此强调:“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这是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党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的认识结论。

  《实践论》用十分简洁明晰的语言,把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概括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一概括是对人类认识过程的科学抽象,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总之,《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和《矛盾论》一起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和体系的形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①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为无产阶级服务。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③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④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⑤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⑥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⑦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篇九:《实践论》概括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右倾机会主义的特点是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而前进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旧阶段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实践论》导读之三: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大纲

  一、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3.认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二、从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1.理论的重要功能: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2.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和发展自己3.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应具备的条件三、从指导实践到认识发展的新阶段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2.反对“左”倾和右倾。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1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知识点汇总

  概念:C01:感性认识C02:理性认识C03:科学的抽象C04:右倾机会主义与“左”倾机会主义原理:K0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两者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K02:理论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和发展K03: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应具备的条件有:理性认识本身是正确的、从实际出发、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以及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K04: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曲折发展的过程K05:“左”倾和右倾的共同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2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正文

  这是《实践论》第6-20段论述的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1)认识的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它是人们的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感觉和印象”,是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的起点。2)知觉是在大脑中把有关事物的感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性思维。3)表象是大脑对过去知觉形象的回忆。感性认识是以事物的外部现象为内容,具有直接性、具体性、表面性、片面性等特点。(2)认识的第二阶段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是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第二阶段,高级阶段,它是大脑对感性认识进行“整理和改造”而产生的,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认识。

  3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概念是对同类事物共同特征或本质的反映2)判断是借助于概念对事物之间的关系做肯定或否定断定3)推理是从事物的联系中由已知判断推出未知判断理性认识是以事物的内在本质为内容具有间接性、全面性、深刻性、抽象概括性等特点。《实践论》用了“到延安参观”的例子说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同形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第一,“从认识的秩序说来,感觉经验是第一的东西,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外界得到感觉经验。”1。因此,“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2“调查情况”就是形成感性认识,总是在“先”的;“结论”就是产生理性认识,是在“末尾”即感性认识之后才产生的,这是认识的秩序。第二,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原理相一致。“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不把握这一原理,“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跤子的。”3《实践论》用“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指导战争”等案例,阐述了“离开了实

  12

  3

  《实践论》《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49页。《实践论》

  4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这一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原理。(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一,感性认识有局限性。毛泽东说:“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因此,“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4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整体,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是由认识的任务决定。“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过程和那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总之“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3)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唯理论的错误在于“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因为它否认了理性来源于感性;而经验论的错误在于只承认“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不知道”感性认识“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教条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同样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作为理性认识的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僵死的教条到处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则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成普遍真理,局限于自己的狭隘经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他们都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严重损失。3.认识论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4

  《实践论》

  5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毛泽东在《实践论》通过论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条件,完成了认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1)要掌握大量的、可靠的感性材料。毛泽东指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有时使人产生错觉。搜集的感性材料必须是十分丰富和真实可靠的,才能在此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要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逻辑加工。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这就是毛泽东提出的“科学的抽象”方法。因此,“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5

  二、从理性认识到指导实践

  1.理论的重要功能:不仅解释世界,更要改造世界毛泽东指出:“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

  5

  《实践论》

  6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的实践这一个飞跃。”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毛泽东说:“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61963年5月,他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更明确指出: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7认识是为实践服务的,实现第一个飞跃的目的和归宿在于实现第二个飞跃,只有实现第二个飞跃,才能把主观的认识、理论转化为客观的现实,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认识、理论的作用在于指导实践。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实现第二个飞跃,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把主观的认识、理论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8斯大林说:“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9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引证列宁和斯大林的话,目的在于说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是理论的要求,又是实践的要求。从而为我们党自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上的哲学根据。2.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检验和发展自己

  6789

  《实践论》《实践论》《列宁选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l99-200页

  7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1)理论的真理性有待实践检验。毛泽东说,“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10(2)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人类认识史证明,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检验,得到补充,克服其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检验,纠正其错误。因此,为了检验和发展认识、理论,理性认识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毛泽东说:“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3.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应具备的条件(1)理性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这是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前提。(2)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这样理性认识才能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4)理性认识付诸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

  三、从指导实践到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实践论》指出,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曲折发展的过程。

  10

  《实践论》

  8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毛泽东指出,“不论在变革自然或变革社会的实践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序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11(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客观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12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这一科学概括,说明了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认识运动不是直线发展或封闭的圆圈,好像是一条无限延续的螺旋曲线,深刻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无限扩大和深化、无限曲折上升的规律和总趋势。

  1112

  《实践论》《实践论》

  9

  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定制课件策划文档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电子讲义

  2.反对“左”倾和右倾。它们共同的特征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实践论》深刻揭露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犯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右倾机会主义的特点是,“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而前进”,“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旧阶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他们是“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左”倾机会主义则走向另一极端,“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最后,毛泽东强调,“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13

  13

  《实践论》

  10

篇十:《实践论》概括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毛泽东《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贡献

  作者:刘凯来源:《卷宗》2016年第01期

  摘要:《实践论》产生于“九一八”事变、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这样的国内、国际背景之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揭露了当时党内存在的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实践论》对“实践”的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阐明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还论述了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总规律。作为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实践论》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实践论》;主要内容理论贡献

  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与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顽强斗争过程中,产生了《实践论》等一系列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理论成果。在探讨《实践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贡献之前,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实践论》写作的历史背景

  国际方面,在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德意日等国的法西斯势力趁机上台执政并积极扩军备战。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为避免自己遭受损失,纷纷采取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苏联对长期奉行的战略、策略进行了调整,不再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共产国际也指出“不要机械地把一国的经验搬到别国去,不要用呆板格式和笼统公式去代替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1]。国内方面,“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对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造成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十分必要且可能的。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从思想上、理论上彻底清算主观主义的错误,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一)对“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对实践及其与认识关系的论述,但是他们的思想都受到时代、阶级的局限而无法实现质的飞越。同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西方哲学家一样,他们普遍颠倒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将其虚幻化、非物质化处理。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人们对实践的理解终于走出了历史的桎梏,不再局限于精神范围。毫无疑问,马、恩、列等人科学的指出了实践的本质,然而他们关于实践的论述散布于众多著作中,十分零散。和他们相比,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明确、深刻、具体地阐述了什么样的活动才是实践,从此实践以它的本真面目出现在了中国哲学史的长河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论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最早的关于认识来源问题的解释,一种认为是神赋予的,一种认为是人类天生具备。这两种观点的实质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只是在唯心主义的圈子里打转。毛泽东在《实践论》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尤其是人们的生产活动,是人们认识的基本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不是别的,正是实践推动了人类的认识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关于人为什么要认识,毛泽东强调理论要“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2]

  (三)阐明了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总过程、总规律

  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3]一方面向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指明了一条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即:不断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个人,人类社会才会进入共产主义时代。另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的可知性。不可知论者认为认识主体不能认识客体的本质,本质是不可被认识的。毛泽东对此持以下观点:人类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前进的无穷过程。通过不断更替的人类社会中无数人的实践和认识循环过程,终将认识事物本质。

  3《实践论》的理论贡献

  (一)《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的理论结晶

  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才得以实现把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提炼、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现状、特点认识不清,盲目的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早期中国革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从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才是挽救中国革命的根本途径。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实践论》则是对“左”倾错误及其思想根源更深入、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突出强调的内容。《实践论》是毛泽东从哲学上,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斗争践进行的科学总结,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宝库,是我党发挥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并且《实践论》具备很强的理论针对性,有力地把中国共产党从“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中拯救出来。

  (二)《实践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首先,《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1938年,也就是《实践论》成书的第二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具体环境中的具体斗争当中,这样才能成为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按照中国的特点应用它,使它的每一个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特性。”《实践论》反对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从而成为人民群众锐利的思想武器。其次,《实践论》为实事求是哲学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指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凭主观想象,凭一时热情,凭死的书本,从事实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就,而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实践论》的理论支撑,“实事求是”思想的提出正是对《实践论》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三)《实践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践论》作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的产物,不过是一本僵化的、教条主义的作品,在理论上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真正的创造和发展。我们必须承认,苏联哲学教科书为毛泽东创作《实践论》提供了理论准备,然而《实践论》与20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之间有许多的不同。首先,《实践论》的体系与苏联教科书不同,他并没有面面俱到地讲述哲学的一般问题,而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突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其次,《实践论》将苏联教科书中的某些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挖掘,更具批判性和战斗性,突出了哲学对显示的指导意义。第三,《实践论》是一部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理论著作。文章立场鲜明、言简意赅,极具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毛泽东善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言警句,运用群众日常生活的经验生动形象地阐明高深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篇十一:《实践论》概括

P>  写作背景:一部不朽著作的背后,往往深藏着一段痛苦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作的诞生都印证了这个观点。毛泽东十分赞赏司马迁的话:“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对司马迁的这段话,毛泽东曾经感受极深,广为宣传,是因为如他本人所说:“我自己就有这一方面的经验。他曾受到过错误路线的压制排挤,被贬职靠边站过。抗战初期,他写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是“发愤之所为作也”。说《实践论》是“发愤之作”,那么“愤”从何来呢?那是因为当时随着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在党内占统治地位,这些喝过苏联“洋墨水”的人以“马列主义理论家”自诩,鼓吹“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指责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是“狭隘的经验论”、“右倾机会主义”等等,最终导致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造成重大的损失。除此之外,缩小,最后丢个精光,被迫进行“战略转移”,毛泽东心痛、愤怒,却无能为力。直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改变了中央的错误领导,确立他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才使党和红军有了转机。“左”倾教条主义领导人的鄙视、讥讽,毛泽东没有忘记。他到处找马列的书来读。甚至在长征路上,他患病躺在担架上还在读《反杜林论》。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有了相对安全的环境,读书条件显著改善,读书时间相对增多。为了批判王明们的“左”倾教条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丰富经验,他自感“我的工具不够”,“因此,到延安就发愤读书”,“作工具的研究,即研究哲学,经济学,列宁主义,而以哲学研究为主”。凡是在延安能找到的马列哲学著作和有关读物,毛泽东都找来读;在延安没有的,他写信请在“外面“(即国统区大城市)从事统战工作的同志买来读。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在1937年5月出版后,毛泽东收到作者寄来的书,读了很高兴,认为是一本好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教科书,并把它推荐给抗日军政大学。他对艾思奇的《哲学与生活》评价也很高,读后还作了3000字的详细摘录,写信对艾说,这“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除此之外,他还读了大量的哲学方面的书籍,这为他写《实践论》和《矛盾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经过认真准备后,1937年4月,应抗日军政大学邀请去给学员们讲授哲学,直到卢沟桥事变发生,共讲了100多个小时。毛泽东在抗大讲课的稿子,由红军总政治部把提纲整理出来,经他本人同意,油印发给了学员。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最早油印本封面注明的时间是“1937年9月印”,《实践论》是这个《讲授提纲》第二章“辩证唯物论”的最后一节。

  主要内容:《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经典名句: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2.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3.人们经历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与外界规律性,人

  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4.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5.概念同感觉,不单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6.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7.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8.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9.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篇十二:《实践论》概括

P>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实践论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实践论读书笔记篇一这是一个众人追求政治正确却不免陷入认知迷茫的时代,重读《实践论》,我虽无意于表现政治正确,却亦不免陷入同样的认知迷茫。《实践论》的副标题为:“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而文中写道:“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通观全文,给人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从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如何转变为和为何必须发展为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知和行的统一了。如果说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还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认识论的话,那么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统一则确实远远已经超出此一意义上的认识论,进而探讨某种社会实践及其与此种认识论获致的结论之间的关系了。因此,编注中特意写道:

  1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因为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为《实践论》。”言下之意,本文就其核心内容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的阐释,并进而以这种认识论来揭露某些问题。但是,阐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只是本文前半部分的内容,而此文后半部分的内容却不如编注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用这种认识论对某种主观主义进行揭露,而是提出了认识论之后和之上的实践理论,这种实践理论的出现并不是对某种不看重实践的错误做法的纠正和强调,而毋宁是一种应需的和具有自身特质的实践逻辑,因此,文章题作《实践论》,恰契其旨。

  文章不长,但可分三个部分来看,第一部分是总论,这总论中的一句话或许可以概括文章的逻辑与走向:“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这里的所说的政治生活中十分突出的阶级斗争对于认识发展的“影响”可以理解为

  2

  “产生”,当然,亦可以理解为“决定”,而这双重的理解,即决定了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从而主导和推动着全文的逻辑展开。

  第二部分是广为人知的,对于我们这些从小被期望为政治正确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其中某些词句,甚至可以下意识地脱口而出。但是,正如文章所述:“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才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的外部联系。……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颇令人费解的是,这里的感觉和印象到底是由“事物”及其现象决定的,是其反应,还是由“实践过程”所决定的。当然,文章后面给出了答案:“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也就是说:“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接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因此,这里的认识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事物的现

  3

  象乃至事物的本质当然是认识产生的根本前提,没有认识的对象便谈不上认识。但是,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乃至事物的本质如果不经由社会的实践,为人所“接触”乃至“改造”的话,认识的形成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认识的对象和某种性质的社会实践共同造就了认识,所谓“接触”乃至“改造”认识对象的过程也便自然地成为了认识的过程,此外,文后的引注中提到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不免让人想起其中广为传颂的最后一句:“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各种观点来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怎样改造世界。”这不得不让人产生又一次的困惑:如果你否认文章这部分所谈论的是一种认识论,那是不正确的,因为文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乃至编注所认为的整篇文章都显示出认识论的探讨目的,文章自己更明确地提出了其所谓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但如果你不否认这里所谈论的是一种认识论,那也是很难说通的,因为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本身还是本文作者所常提到的“接触”,特别是“改造”,抑或马克思所说的那句话和文章作者提到的“接触”和“改造”所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的最终影响都昭示着实践对于认识的主导作用,都彰显出一种特有的实践逻辑。

  4

  所谓的认识论不仅饱含着实践论的因子,更不可遏止地走向实践论——但我更愿意称其为“为实践而论”,当然这里的实践更为现实和具体了,具体到作者的身临处境。

  不想以此背景和心态再提无法绕过的康德和他同样对于“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伟大调和,但却忽然因本文想起了一句话,虽然这种忽然性泄露了我政治正确的不够,却难掩这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政治上正确。

  实践论读书笔记篇二《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实践论》首先说明了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人的社会实践其内容正是生产活动、阶

  5

  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等等。因此认识对社会实践同样有着依赖关系。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此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者成功之母”。

篇十三:《实践论》概括

P>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实践论》对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正如我们经常说我们可以凭借经验办事。的确如此掌握了事物的内在规律,再加上处理事物的经验我们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但有时执着的一味的相信经验,而不会去变通的话,可能会把我们带入歧途,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甚者还可能犯错误。所以要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实践论》也对教条主义也进行了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数据库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不要把教条的东西神圣化,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教条的束缚,走创新的道路,世间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这样才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推动事物的前进和促进事物的自我完善。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上的认识。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

  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可以推广应用。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实践论》中深刻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具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实际生活中,工作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只有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发展中国和壮大中国。因此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理论武器,不断的认识和探索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在实践中发展事物和认识事物。

  《实践论》中指出事物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的经典力学

  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我们都知道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的内在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前进。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1)实践决定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坚持了认识论上的唯物论。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发展和推移。对事物的认识必然经历一个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坚持了这一点看就坚持了认识论上的辩证法。(3)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的特征。(4)人是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过程,论述了感*认识和理*认识的辩*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认识上升到理*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

  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它强调指出,人的认识过程反复经过这两次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篇十四:《实践论》概括

P>  读毛泽东的《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紧紧抓住实践和认识这一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经验,系统阐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具体分析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科学揭示了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揭露了中国共产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的认识论的根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一、历史背景和写作原因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在这段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道路艰难而曲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在诸多经验教训中,最根本的是能否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经验,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找到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法,这是关系到中国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所在。可是,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唯上”“唯书”,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动辄搬用“国际指示”借以吓人。王明就是这种教条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教条主义盛行的同时,党内还存在着经验主义倾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主觀主义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曾经使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损失。因此,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哲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验,从思想路线的高度清算党内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错误,以便提高全党同志和广大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帮助大家掌握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科学方法,从而为迎接和指导抗日战争的伟大斗争,并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把

  这些思考写成《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并于1937年7~8月为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实践论》是其中一部分,1950年12月29日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

  二、《实践论》的精髓(一)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指出,人的认识主要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逐渐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社会实践是人的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是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因此,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在论述认识过程第二个飞跃的过程中,反复强调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他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毛泽东在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学习

  书本和接受间接知识的重要性,问题在于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当下的实践和前人的实践的关系。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毛泽东以较多的篇幅说明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及其辩证统一关系。所谓感性认识是对于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属于感觉和印象的阶段。所谓理性认识是对于事物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又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实现由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际,而不是零碎不全或某种错觉;二是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和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人们逐步认识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也就实现了第一个飞跃。毛泽东特别强调理性认识回到革命实践,即认识过程的第二个能动飞跃的伟大意义。毛泽东认为,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但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说,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这是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才能够达到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并且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毛泽东说,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所以,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飞跃,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毛泽东认为认识过程和第二次飞跃比第一

  次飞跃更重要,意义更伟大。(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如果能够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

篇十五:《实践论》概括

P>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居安思危从实际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深化认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严肃而又深刻的思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中国的国情对于如何建设党建设怎么样的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伟大思想指出中国共产要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精选《实践论》读书笔记

  篇一:《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题:(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2)认识的辩证过程,即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3)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4)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在过去的高考课本里,我们学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人,学这些理论无异于纸上谈兵,即使当时记得很牢,但是如果没有实践,你就学不会真正的知识,因为你没有形成共鸣,而知识和经验的掌握大多来自于亲身实践。现在你回想一下高考的知识你还记得多少。如果现在让我们去再考又可不可以考到原来的分数呢?所以实践是重要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实践论》论文的语言不仅直白生动,还准确。对于论文而言,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毛泽东通篇用的都是常见的词汇,但却十

  分精确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比如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能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些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各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简洁精确的例子把要说的问题一语道破,这也算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了吧!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成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实践,不论是怎样的工作都离不开实践,实践出真知!

  实践也是要求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有个统一,因为不同的时期和地点则要求我们进行不同的实践,在整篇实践论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具体实例,用那些实例说服人们,我们也知道,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地点,进行不同的实践.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认识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取得成功。

  许多人总埋怨机会太少,机会从来就不是少,而是机会来了我们没有信心和能力抓住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我们要抓紧机会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做有准备的人。

  《实践论》谈到,“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说法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正是许多人忽略了的真理。

  《实践论》引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成功,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篇二:毛泽东同志的这篇实践论主要论述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篇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创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践观念和理论,是指导现当代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伟大成就的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科学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思想是我们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今天,对于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借此寒假的时间,能够了解这篇文章,了解这一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武装自己,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机会。我们有责任去发扬实践的精神,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检验自己。应我们应该研读这篇文章,从中学习辩证唯物的看待事物的方法和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论述到“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也是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检验一切理论成败的方法。人们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定要是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要想知道自己的认识或理论是否正确,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就好比如我们做应用题一样,要想知道我们做的是否正确,就必须把我们的结果代到实际问题中去检验。这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毛泽东同

  志在《实践论》中还论述到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该觉阶段。第二部,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这告诉我们,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实践。同样文章还提到,“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就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从感性的认识经过深入的思考,然后跃进到理性认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居安思危,从实际出发,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不断深化认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严肃而又深刻的思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中国的国情,对于如何建设党,建设怎么样的党,提出了“三个代表”的伟大思想,指出中国共产要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在改变,认识必须根据当下的实际不断深化,不能够停滞不前,认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的不断的反复的过程。对于世界

  正确的认识,对于世界客观规律性的揭示,得出的重要的理论成果又指导着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就能是党的领导人正确总结历史规律,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得出的重要的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历史规律的思想结晶,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三个代表”思想将深刻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并总结了客观规律。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在正确的认识的指导下的社会主

  义建设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并没有完成,《实践论》中指出认识是一个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是一个综合的理论体系,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这样的认识,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前进。

  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让我受益匪浅。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结晶。“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以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的精辟概括自勉!

  精选《实践论》读书笔记篇一:《实践论》是毛泽东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这以下四个基本问_tj"bdsfid="170">

篇十六:《实践论》概括

P>  《实践论》提出的背景毛泽东1937年7月在延安写的《实践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

  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所作的最系统、深入的阐述”。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践理论的新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基础,科学总结了毛泽东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相结合。《实践论》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共产党人就和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到1937年2月,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不过,虽然中国共产党党内对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了批判,但是这一时期并未来得及从政治上、理论上、思想上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清算。而《实践论》就“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的。毛泽东写了《实践论》开始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揭露和批判主观主义,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实践论》是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重要著作。它在认识论上,既反对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贯穿全书的基本思想是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统一,这种统一又是以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辩证的统一,通过这种统一不断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用毛泽东同志自己的话来说,就叫做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实践论》以唯物主义为前提,论述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揭露了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的局限性,批判了教条主义在认识来源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实践论》从我国革命的客观要求出发,理论结合实际地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系统的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思想。(二)《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矛盾运动的考察,全面阐述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论证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2.《实践论》从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论述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意义。毛泽东指出,从理性认识到实践这一飞跃,一方面是改造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3.《实践论》论述了一个正确的认识,由于主观方和客观的原因,往往需要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指出了认识的无限性。(三)《实践论》揭露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要求做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进一步从思想理论上清算了主观主义的思想路线,主要目的正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主观主义,特别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而写的。《实践论》的现实意义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中国社会上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践论》’中的实践观在受到了长期的教条式的理解后,终于又以它的本真面目回到了人间,又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如今,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坚持《实践论》所体现的实

  践精神,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特别是现在,党和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由于它是首次提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坚持《实践论》就显得更为重要。只有按照《实践论》的要求,才能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检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才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进行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必须真正在实践中坚持《实践论》中的实践观,才能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实践论》,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和谐社会建设有关情况和工作的调查研究,“加强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第二,必须坚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做到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利用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来指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坚持了《实践论》,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更有成效。第三,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谐社会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只有在实践中检验才能得到证明。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证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真理性。第四,坚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起步阶段,人们想要掌握它发展规律的,把握其历史变迁的本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坚持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当前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成了目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解决当前全球化进程中的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建构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实践论》、《矛盾论》的历史地位、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一、“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实践论》和《矛盾论》都是以扫清党内教条主义为主要目标,对中国民主革命经验进行系统的哲学总结,对广大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辩证法的教育。《实践论》的主题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这“两个统一”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为反对党内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实践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我们也反对“左”倾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实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一句话,“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m鳓《矛盾论》深刻揭示了“左”右倾错误的形而上学实质,指出,他们不懂得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把一般真理看成是凭空出现的东西,是为人们所不能捉摸的纯粹抽象的公式:他们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而只是千篇一律地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这

  就只能使革命遭受挫折,或者将本来做得好的事情弄得很坏。因此,“两论”的精神实质是对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作充分的哲学论证,对否认这种“结合”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作深刻的哲学批判,对如何实现这种“结合”在方法论上给予系统总结。它们的问世,标志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形成,从而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二、“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实践论》作为一篇认识论的著作,不是简单复述认识论的一般原理,而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需要。抓住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要害和教条主义者在认识问题上的致命弱点,突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集中阐明了认识与实践之具体历史统一的科学原理.引导我们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去取得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检验我们对于中国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否正确。三、“两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要重视学习哲学,坚定不移地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的“两论”作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都是我们手中锐利的思想武器。邓小平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最初二十年的经验教训时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论《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一、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实践论》《矛盾论》(简称“两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基础。(一)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基础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两个最基本的关系问题,一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二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科学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首先他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实质上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内在逻辑,即既然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那么,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根据实践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其实,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也源于实践,它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沃土中。它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实践的呼声。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践第一观点,在实践中探索真理,发展真理的过程。由此可见,实践第一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哲学根据。

  《实践论》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系统论述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从静态角度,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1。“从动态角度,毛泽东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

  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u_i296。297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认识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的辩证统一,有机结合。因此,毛泽东关于认识和实践之辩证关系原理的这些精辟论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认识论方面作了哲学论证,提供了哲学根据。(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基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过程始终都存在矛盾,这是矛盾的普遍性。然而,每一事物及其过程的矛盾各有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在毛泽东看来,每一个事物的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寓于矛盾特殊性之中,矛盾特殊性又受矛盾普遍性制约。他还特别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31913”毛泽东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但是对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的阐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哲学根据。因为,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把握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而谈“中国化”,势必背离马克思主义而走向非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二是要了解中国的特性,分析中国与别国不同的特点,这是把握矛盾特殊性的体现。毛泽东指出,人们认识事物必须注意它们的共同点、共性,“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J”8后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更加鲜明地向全党发出注重“中国的特性”的号召,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z芦”这就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化”的根本依据是“中国的特性”,亦即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论》详尽阐述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辩证法基础。我们只有善于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此,澳大利亚学者尼克·奈特正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在毛泽东看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规律同中国社会的特殊‘规律’相结合。⋯⋯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和个性统一起来,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创造出一种真正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又不背离作为历史和社会学说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

  二、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两论”从哲学高度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清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障碍。(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主观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毛泽东指出,形而上学与辩证法根本对立,它是一种用孤立、静止、片面、无矛盾的观点去看世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主观主义正是这种观点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两论”深刻地批判了主观主义在观察、处理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二)坚持能动反映论.揭示主观主义的认识论根源首先,毛泽东认为,主观主义的产生和存在的认识根源,在于认识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倾向,即在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违背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路线。他们或者是将理论、认识看成是脱离了实践的绝对的东西,或者是将经验、感觉夸大为不需要理论的绝对的东西,都使理论成为脱离实践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为空洞抽象的公式和教条。正如毛泽东所说:主观主义不管表现为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是“左”倾冒进还是右倾保守,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三、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中国生根开花,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必须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两论”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概括了中国化的唯物辩证法理论,从思想内容到表达形式,获得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因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成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主要标志。

  主要学术探讨试论《实践论》对当代知识青年的几点启示一、学习《实践论》是当代知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认识二、学习《实践论》提高当代知识青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三、学习《实践论》为当代知识青年就业、择业指明航向四、学习《实践论》使当代知识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浅谈《实践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意义摘要《实践论》发表距今已有77年的历史。77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都充分论证了《实践论》的正确性。本文以《实践论》中的三个基本观点,来阐明它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意义。今天,重温《实践论》的基本观点,不仅对于贯彻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篇十七:《实践论》概括

P>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实践论》讲解

  讲授人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颜贻极一、写作的背景三、发表的意义二、主要内容《实践论》讲解(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一、历史背景(一)《实践论》写作的必要性1、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2、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3、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4、遵义会议尚未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党内理论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在还没有产生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毛泽东思想尽管已经萌芽,但其形成还应哲学世界观作为支撑。这时党内只能从马克思主义本本中找答案,因而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2、党内理论水平不高,导致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1)经验主义倾向(2)教条主义倾向(1)经验主义倾向这种倾向长期拘泥于自身的片面狭隘经验,不了解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轻视理论的重要性。(2)教条主义倾向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拒绝接受中国革命的经验,他们生吞活剥马列著作中的片言只语,动辄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曾写了《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提出一省或数省首先取得革命胜利,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提出城市中心论。结果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而由于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以理论家自居,因而迷惑了不少党内同志。毛泽东在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后的1937年写下《实践论》,其目的就是为了揭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3、中国革命形势的巨大变化需要全党在观念上进行一次大的转变1937年前后,中国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国内外客观形势迫切要求党内有统一的认识,对形势作出科学的分析,制订出正确的路线和策略。然而,党内的思想并不统一,关门主义(也就是宗派主义)、冒险主义以及作为它们共同思想基础的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订和执行。

  4、遵义会议尚未从思想理论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取得了两个成果。一是在军事上批判“左”倾的军事错误,充分肯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二是在组织上改组中央领导机构。但遵义会议只解决了最迫

  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尚未对“左”倾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军事路线进行清算。一定的政治、军事路线是以一定的思想路线为基础的,因此,必须从思想上清算教条主义的思想路线。(二)《实践论》写作的可能性3、毛泽东个人潜心研究哲学著作1、党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2、客观环境暂时平静1、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超越前人的经验和极其深刻的教训一方面,中国革命是在十月革命之后的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义革命,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上的工作,不是要独立地创造一个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而是首先学习已经有了的并且被俄国十月革命实践所证明了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革命也积累了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复杂的环境下取得的经验教训往往更深刻、更丰富、有更多特点,对这些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并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哲学思想就可以反过来指导中国革命。

  2、客观环境暂时平静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红军取得的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些使客观环境暂时平静,使毛泽东专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成为可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链接:直罗镇战役1935年11月19-24日直罗镇一战,红军共歼灭国民党东北军1个师又1个团,击毙师长牛元峰,俘虏5300余人,缴枪3500余支。是役的胜利,是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两支红军部队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胜利。它打破了蒋介石对陕甘苏区发动的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为中国共产党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使红军自长征以来有了一个可靠的“立足点”和夺取新的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国民党西北军吃了红军的几次败仗,剿共态度更不积极了,陕北局势相对稳定。链接: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3、毛泽东个人潜心研究哲学著作这一时期,国内翻译出版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和文章已经能传送到这里。毛泽东就挤出不少时间,不分昼夜,发奋研读了不少西方哲学著作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书籍,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并需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卢沟桥事变前后的几个星期里,准备开赴前线的(延安)抗大的青年干部培训班需要一个关于哲学基础的讲演。在党中央的坚持要求下,毛泽东又腾出时间来收集材料,比较集中地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概括,用几个星期时间写了一些简明而基本的讲义,《实践论》和《矛盾论》就这样完成了。二、主要内容

  (一)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观点(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三)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前进性(四)揭示认识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五)揭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一)揭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

  (1)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关于旧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的理解”。这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消极认识论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之外的批判:一是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二是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否定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第1段中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2)生产活动和其他社会实际生活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生产活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也是认识的来源A、生产活动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们在人事政治活动及其他种种精神文化的活动之前,必先从事生产的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需要。人们为要取得生活资料,必须参加社会的生产。社会实践虽有很多种类,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这是人们认识的最基本来源。毛泽东在第2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系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B、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也是认识的来源在阶级社会中,人除了参加生产活动这一基本形式之外,还参加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形式。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因为被剥夺了生产手段,不能不在工资制度下,出卖劳动力于资本家,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后,就懂得团结起来,对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所以,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在阶级社会中,每一

  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毛泽东在第3段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2、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自然科学方面社会科学方面哲学方面毛泽东在第4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自然科学方面我国古代有丰富的科学创造,并用来为生产服务。如在数学领域,发明了“十进法”和“九九乘法”。在机械领域,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明代制造了容4000人的大海船。在军事领域,发明了火药、火炮。在燃料领域,汉代就有用煤的记载,宋代知道了用煤气。在造纸及印刷术领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社会科学方面中国2000多年有不少关于社会方面的学说。在经济领域,有管子书、盐铁论、田赋论、租税论、理财论等著作。在政治领域,主要的有儒家的伦理的政治学说和帝王统治术等著作。在法学领域,有不少法家学说和历代的法典,规定了保障封建财产的章程。哲学方面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到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再到辩证唯物主义。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谓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即主观符合客观。反之,便是谬误。而鉴定真理与谬误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首先,思想理论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标准,因为认识、思想和理论若不和被认识的客观对象联系起来,就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其次,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客观对象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的问题,无法使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因此,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依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在第5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在第5段指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在第19段指出:“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在前面说的由感性到理性之认识运动中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也不能完全解决的。要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论》指出,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但认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毛泽东在第19段中还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

  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人们在实践中所以要取得对客观世界正确的认识,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出发点,又是认识的归宿。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服务实践,为了改造客观世界。所以,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总之,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因此,“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概括了经典作家们的思想,把这四个方面串联起来系统地说明实践在认识的地位和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理论系统化,这是毛泽东对认识论的一个贡献。(二)揭示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1)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什么是理性认识A、什么是感性认识

  A、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的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感性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毛泽东在第7段中指出:“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例如有些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参加了宴会、晚会和群众大会,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些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

  B、所谓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抽象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毛泽东在第8段中指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在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阶段。”

  A、区别B、联系(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A、区别二者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毛泽东在第9段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

  B、联系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事先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出理性认识。毛泽东在第16段中指出:“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觉有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正如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的:“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总之,毛泽东在第9段中指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举例论证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对军事规律的认识过程对新工作新任务的认识过程第一个例子: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无产阶级在其实践的初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还是感性认识。他们看到了采用机器的工场一方面解雇了大批男工,一方面又添雇了一些女工和童工,看到已被解雇了的工人失了业,未被解雇的工人的工资是降低了。他们所感受的压迫和剥削日益加重,他们的生活水平都被降低到最低限度,但他们不知道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去寻找自己贫困的原因。他们基于自己的体验和知觉,被迫起来向个别资本家作斗争。这样的自发的斗争,是初期无产阶级斗争史上所常见的。他们因为还不曾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所以还不能对资产阶级作有意识的斗争。他们还是“自在的阶级”,即还是没有阶级意识的阶级。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1段中指出:“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在其实践的初期——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时期,他们还只在感性认识的阶段,只认识资本主义各个现象的片面及其外部的联系。这时,他们还是一个所谓‘自在的阶级’。”随着斗争的深入,无产阶级基于斗争的经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把自己组织成为一个阶级,组成革命的政党,去准备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就由“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了。这是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过程,即由感性到理性到实践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1段中指出:“但是到了他们实践的第二个时期——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由于实践,由于长期斗争的经验,经过马克思、恩格斯用科学的方法把这种种经验总结起来,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理解了社会阶级的剥削关系,理解了无产阶级的历

  史任务,这时他们就变成了一个‘自为的阶级’。”第二个例子: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陷入了殖民地化的过程,但百姓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直到五四运动以前,还停顿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起初,他们看到外国人夺取我国的领土,在中国境内设置租借地,开辟商埠,驻扎军队,把持海关,行使领事裁判权,划分势力范围。这些事实使得百姓感受到列强的侵略和剥削,觉得中国要被瓜分豆剖。基于这样的认识,于是开展了自发的对抗列强的斗争。后来,中国人民从十月革命得到了启示,才学习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才懂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中华民族求解放的唯一道路。从这时起,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才从感性认识进到了理性认识阶段。毛泽东在第12段中指出:“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的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第三个例子:对军事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国人民在过去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是有过这样的经验的。第二次革命战争是从1927年秋天开始的,当时根本没有经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失败了,秋收起义起先了打了败仗。1928年后毛泽东适应当时情况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16字原则。这16字原则在敌强我弱的时期是合乎军事规律的。但从1931年开始,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其第一阶段是军事冒险主义,第二阶段转到军事保守主义,第三阶段变成了逃跑主义。直到党中央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才宣告这条路线的破产。所以战争的领导者必须理解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战略和战术,才能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毛泽东在第13段中指出:“战争的领导者,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的深刻的指导规律,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于这些经验(胜仗,特别是败仗的经验),使他们能够理解贯串整个战争的内部的东西,即那个具体战争的规律性,懂得了战略和战术,因而能够有把握地去指导战争。此时,如果改换一个无经验的人去指导,又会要在吃了一些败仗之后(有了经验之后)才能理会战争的正确的规律。”第四个例子:对新工作新任务的认识过程。某些同志当他们接受新的工作任务时,总觉得没有把握。因为他们对于这一新的工作没有经验,或者经验不多,不能懂得这一工作的规律性。等到有人把这一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分析后,他才觉得比较有把握,才接受这一工作。如果他在工作中能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看问题,他就能理解这一工作的规律性,就为做好这一工作作准备。毛泽东在第14段中指出:“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在不能勇敢接受工作任务时说出来的一句话:没有把握。为什么没有把握呢?因为他对于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没有规律性的了解,或者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这类工作,或者接触得不多,因而无从谈到这类工作的规律性。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之后,他就觉得比较地有了把握,愿意去做这项工作。如果这个人在这项工作中经过了一个时期,他有了这项工作的经验了,而他又是一个肯虚心体察情况的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交子的。”(3)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应具备的条件

  A、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B、必须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A、必须占有丰富的真实的感性材料感觉材料不能零碎不全,必须十分丰富并且合乎实际,毛泽东在第15段中指出:“只有感觉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B、必须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即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的:“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4)批判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A、批判教条主义者B、批判经验主义者A、批判教条主义者教条主义者轻视实践经验,否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他们不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所以他们谈学习、谈问题、做工作,总是从主观的见解出发,从教条出发。毛泽东在第16段中指出:“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B、批判经验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在党内也确实存在,他们满足于自己局部的、片面的经验,不了解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性,否认理论对实践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第17段中指出:“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这种理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映(我这里不来说经验只是所谓内省体验的那种唯心的经验论),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这种反映是不完全的,是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这两种共同的缺陷都是: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都是主观主义者,都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指导中国革命。毛泽东在第18段中指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对于唯物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而言,非指唯心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实践(1)什么是第二次飞跃(2)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1)什么是第二次飞跃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而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还着重阐发了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及这第二次能动飞跃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飞跃,而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必须再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么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

  命的实践这一飞跃。”(2)为什么第二次飞跃更重要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B、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A、认识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十分看重理论,毛泽东在第19段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重视理论是以肯定实践的重要性为前提的。在第19段中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B、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a、认识是否正确,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达到预想的目的,认识才算是正确的,反之,就不是正确的。在第19段中指出:“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b、原有的理论只有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深化在实践中获得的理论必须回到实践,才能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理论回到实践的过程,既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又是检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明了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飞跃比第一个飞跃来说更重要,意义更伟大。总之,《实践论》既肯定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理性认识,又着重强调了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完整地概括了认识运动的全过程,而且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论具体化,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又一贡献。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和前进性3、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空谈主义(三)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前进性1、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1、揭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即两个能动的飞跃过程。“说到这里,认识运动就算完成了吗?我们的答复是完成了,又没有完成。”(第20段)(1)一方面,认识过程完成了。如果通过两次飞跃而实现预想的目的,那么对于某一认识运动来说算是完成了。第20段中指出:“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中(不论是关于变革某一自然过程的实践,或变革某一社会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即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同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末,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2)另一方面,认识过程没有完成。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一个事物特别是复杂事物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达到。主观条件的限制有:个人的实践范围、思维能力、知识水平以及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客观条件的限制有: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状况等。毛泽东在第20段中指出:“这是因为从事变革现实的人们,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不但常常受着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且也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过程的方面及本质尚未充分暴露)。在这种情形之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即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合于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符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2、认识过程的上升性和前进性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和前进性表现在,任何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都有其内部的矛盾,因矛盾而引起斗争。由于斗争的发展,那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就从一个阶段转变到另一阶段,从一种形态转变为他种形态,开始了新的过程。这新的过程又孕育着新的矛盾,开始其新的发展。毛泽东在第21段中指出:“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依社会运动来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如同上面已经说到的,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真正的革命指导者,在指导革命的过程中,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如果发现了有与客观形势不相符合时,就要随时善于改正,并且在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必须善于使自己及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以适合新的情况的变化。如基于各个时期不同的内容,军事战略也随着转变。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前期,主要的是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的“中国型的正规战争”,即提高了的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的前期,主要的是游击战争,是用正规性的八路军去分散执行游击战争,在后期主要的是正规战争,是世界型的正规战争。再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生产将有计划进行;不存在商品和货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阶级和阶级差别已不再存在;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列宁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无产阶级专政等。毛泽东的概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内容的政治法律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文化制度。邓小平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空谈主义(1)批判右倾机会主义(2)批判左翼空谈主义(1)批判右倾机会主义毛泽东在第22段中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

  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2)批判左翼空谈主义思想落后于实际,固然要陷入右倾机会主义,但思想若远远超过于实际,超过于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就会陷入“左”翼空谈主义。“左”翼空谈主义者不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和革命的实际出发,而从主观的愿望或抽象的原则出发。毛泽东在第23段中也指出:“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四)揭示认识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对真理的认识问题2、认识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3、揭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1、对真理的认识问题(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方面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是可以完全认识的,即是说,客观的绝对真理是存在的,另一方面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是非常广大和复杂的过程,在这绝对的总体的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都是绝对的总体的过程的一部分。若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2)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到达了一定发展阶段时,客观世界就把那用当时的知识所不能把握的新矛盾、新联系、新属性和新方面显现出来了。于是客观世界就与主观世界发生矛盾。这个矛盾促起认识的运动,使认识进到反映客观世界发展的新阶段,更深刻地更完全地更具体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新矛盾、新联系,因而社会的实践更进一步地、积极地能动地变革客观世界。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1)认识过程的特点(2)认识过程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2、认识过程的特点及其原因(1)认识过程的特点

  毛泽东在第24段中指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A、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它不能离开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否则就会造成主观和客观的分裂、认识和实践的脱离。B、这种统一是历史的它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历史阶段,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历史的发展。(2)认识过程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A、客观事物是在具体的条件下存在和的发展着的因此,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应是具体的,即要具体地把握各种复杂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B、社会实践本身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现实的实践,而没有超越社会历史的实践。因而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就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毛泽东第24段中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3、揭示“左”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1)右倾机会主义的特征右倾机会主义者,思想常常落后于实际,因而不能站在社会历史的前列充任向导工作。毛泽东在第22段中指出:“我们反对革命队伍中的顽固派,他们的思想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在历史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这些人看不出矛盾的斗争已将客观过程推向前进了,而他们的认识仍然停止在旧阶段。一切顽固党的思想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的思想离开了社会的实践,他们不能站在社会车轮的前头充任向导的工作,他们只知跟在车子后面怨恨车子走得太快了,企图把它向后拉,开倒车。”(2)“左”倾机会主义的特征“左”的机会主义者的思想则超越了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因而同样不能担任革命的向导工作。毛泽东在第23段中指出:“我们也反对“左”翼空谈主义。他们的思想超过客观过程的一定发展阶段,有些把幻想看作真理,有些则把仅在将来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地放在现时来做,离开了当前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前的现实性,在行动上表现为冒险主义。”1、无产阶级在认识论方面的任务2、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五)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第19段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他还进一步在第25段中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1)改造客观世界(2)改造主观世界1、无产阶级在认识论方面的任务(1)改造客观世界A、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即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B、改造一切反对改造的人们。(2)改造主观世界

  A、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B、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C、改造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在第26段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1)它阐明了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2)它概括了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理论(3)它揭示认识过程的特征2、人类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基础,认识从实践出发又复归于实践,能动地指导实践,这就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认识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和认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的认识过程由低级和高级发展。(1)它阐明了贯穿整个人类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一理论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体现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2)它准确地概括了认识过程两次能动飞跃的理论毛泽东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个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是一个近似于一串串圆圈的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过程。即从形式上看,它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从内容上看,它是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3)它揭示认识过程具有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特征总之,毛泽东在这部分中,深刻地概括和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从而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一个贡献。(一)理论意义(二)历史意义(三)现实意义三、意义(一)理论意义1、《实践论》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强调了这一点,在第5段中两处提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1、《实践论》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飞跃的理论(1)论证了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3)揭示了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的理论2、《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1)论证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论》抓住了实践作为认识论的本质特征,系统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提出了认识发展过程的两个飞跃的理论《实践论》揭示了认识发展必然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然后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揭示了认识的总过程和总规律的理论这个人类认识的总过程是一个近似于一串串圆圈的螺旋上升、曲折前进、无限发展的过程。即从形式上看,它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而从内容上看,它是不断深化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论》的发表,阐明了党的政治路线的哲学基础,它和相继发表的《矛盾论》等著作一起,为延安整风运动和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实践论》等著作是1942年延安整风的必读著作,通过这次整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全党的思想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得到的高度的统一。(二)历史意义(三)现实意义1、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搞无谓的争论2、要求我们实现两结合3、要求我们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理论4、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1、要求我们大胆试验,不搞无谓的争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必须面对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完善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如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大胆地试验,大胆地闯,不搞无谓的争论。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第二部分第1段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不冒点风险,办什么事情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谁敢说这样的话?一开始就自以为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没那么回事,我就从来没有那么认为。”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第二部分第3段中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面对新事物和新问题及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措施,完善了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主要内容: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相关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范畴。(4)党的先进性建设主要内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目标要求:(一)提高党员素质。(二)加强基层组织。(三)服务人民群众。(四)促进各项工作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相关背景: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2月31日,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14,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

  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6)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7)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相关背景: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月中旬,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日前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安排部署。5月23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8)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主要内容: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正以实际行动在世界上发挥着负责任的作用。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中国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正在走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自己的立场;中国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做周边国家的好邻居、好伙伴;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积极参与反恐和防扩散合作,努力维护全球安全与战略稳定;中国切实履行入世承诺,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的国际贸易体制;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真诚无私的援助;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推进国际裁军和军控事业。2、要求实现两结合《实践论》中所概括的关于“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则,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3、要求我们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理论《实践论》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必须用改革的实践来检验改革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正确性与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如果把人类对于绝对的总体的宇宙发展过程的认识,叫做绝对真理,那么,人们对于各个具体过程的认识,只能叫做相对真理。绝对的总体的过程是各个具体过程的总和,绝对真理就是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4、要求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实践论》中关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必须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完)

  木牛与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以称作木牛较为适宜。它是由人力推动的四足行走的木质运输工具,自重约50公斤,载重约200公斤。利用杠杆原理省力,人肩负重在0-75公斤左右有规律地变化。它能在山地和泥泞路面等真牛可以通行的路面上行走,这是圆轮车不能相比的。

篇十八:《实践论》概括

P>  《实践论》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1000字:

  《实践论》是一篇伟大光辉著作,发表于1937年7月,主要揭示了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在我们中国石化拥抱四大革命、爬坡过坎,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征途上,作为一位中青年干部,重读这一著作,很有现实意义。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论》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生产实践活动是人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明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毛泽东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其绝对性表现在它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没有其他的标准。其相对性表现在随着实践本身的发展,此时此地的被实践检验过的正确认识,在彼时彼地就可能是不正确的,同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实践也是有局限性的。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的。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中产生的首先是感性认识,即“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他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没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继续,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人的认识产生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就成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是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理性认识还必须经过由认识到实践,来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

  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3.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和总规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三、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辩证的统一

  改造世界的具体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社会及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一切反动势力。读后感·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统一的。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必须改造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的改造也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而必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的。

  学习《实践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要坚持和发扬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实践论》,使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要积极投身于中国石化改革创新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时代伟业当中,用实际行动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附赠材料: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写作技巧什么是读/观/听后感顾名思义,先来读,再有感受和想法。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

  章或一本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

  写成的文章就叫“后感”。(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听了某场演讲或者播等所写的感想,则叫“听后感”,它们与“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读后感的题目可以命名为《×××读后感》或《读××x有感》,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感的主题来命题,为点明文章体裁,可以用“×××读后感”或“读××有感”作为副标题。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种读后感的基本写法:引一议一联一结。“引”,适当地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

  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使

  文章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本末倒置。“议”,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写一点儿,最后,什么也讲不

  深、讲不透,重点部分像蜻蜒点水样一掠而过,这样的读后感会很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

  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来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联”,密切联系实际发表感想。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会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

  “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二、如何轻松地写出读/观/听后感

  对原文进行简要的概括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为开头,然后再写体会,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的作品上来。原文内容往往用三四句话概括为宜,我们可以按照概括记叙文六要素的法来概括原文内容,另外,概括原文

  的主要内容,不仅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推荐访问:《实践论》概括 实践论 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