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汉传佛塔平面的演变

【摘要】通过对汉传佛塔平面的分析,发现佛教逐步中国化对佛塔建筑建筑平面影响,而佛塔平面的每次变化无不是思想文化和建筑技术的一次次突破;无论是研究中国古建筑还是佛教文化,佛塔平面的变化都是无法忽视的一部分,同时,塔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高层建筑,其平面的演变无疑为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汉传佛塔;塔平面;演变

中国本无塔,如本无佛教。中国原有的建筑类型只有亭台楼阁,而中国佛塔是外来建筑成功中国化的一个案例,汉传佛塔不能单纯地说是古印度窣堵坡的空间转移,正如梁思成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建筑史》中所说“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之上取法及发展者,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对此种种特征,治建筑者必先把握,加以理解,始不致淆乱一系建筑自身优劣之准绳,不惑于他时、他族建筑与我之异同。”其中“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之上取法及发展者”指的就是社会的营建技术对于建筑发展的促进,“有缘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即是地域文化对于建筑形式的指导和影响。

一、汉传佛塔平面

汉传佛塔主导平面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佛教的传播,佛塔主导平面在一定时期内亦有所不同,林徽因先生说:“在我们今日觉得塔的平面或作方形,或作八边形没什么奇特。但是一个时代的作者,大多跳不出他本时代的盛行的作风或规律以外—建筑物犹盛—所以生在塔平面作方形的时代,能作出一个平面不作方形的塔来,是极罕有的事。”而这些塔平面的变化则是佛教中国化在建筑上的体现。

(一)“四方式”塔

公元前67年,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随求佛使者以白马负佛经至洛阳鸿胪寺,次年明帝于洛阳西门外十里建白马寺以供僧人讲法。据《魏书·释老志》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世浮图,画迹甚秒,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和《牟子理惑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寺中依“天竺旧状”而建的“四方式”塔则是中国第一座佛塔,也是以后长时间内汉传佛塔的范本,参考当时西域佛塔的基本建筑特征,白马寺塔的“天竺式”应是犍陀罗贵霜王朝时期的“方形三重基坛”形式的佛塔。白马寺塔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的塔式,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受当时印度佛塔建筑形式的影响,二是与当时中国“天圆地方”和“以方为贵”的建筑营建思想有关,三是西汉正处于“浮屠与黄老同祀”的时代,为“仙人”起“楼居”的阁楼营建技术至汉时已日趋成熟。由于佛教受当时各方面限制,此后佛塔多是在白马寺塔方形平面的基础上营建。

(二)多边形塔

唐宋时期,随着儒释道三教合流,佛塔的平面出现六边形、八边形。八边形平面的佛塔也逐渐替代方形塔成为主流形式的佛塔。重建于南宋的苏州报恩寺塔就是典型的八边形阁楼式塔。至此汉传佛塔平面固定下来,此后再无较大的变化。

二、中国思想文化与佛塔平面之变

中国思想文化自佛教传入之后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汉朝时期独尊儒术、玄学兴起、佛教初入中国之时,其次,是魏晋时期儒释道之争时期,再次,就是唐宋时期的儒释道三教合流。而每次中国思想文化的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佛塔平面的构成。

(一)玄学与方形塔

数字在中国古建筑中不仅有衡量建筑尺寸的作用,其中融入了中国人“象天法地”的设计思想。这点从东汉明堂“上园下方,上园法天,下方法地”不难看出,而佛塔作为佛教宗教的建筑载体,佛塔平面的构成也具备一定的象征意义。佛教传入之初,正值风水玄学盛行之际,天为奇数,为阳,地为偶数,为阴,则塔的层高为奇数,向高空发展,塔的平面在平地展开,则为偶数,为方形。而方形塔平面的左右对称和中规中矩也体现了当时占统治地位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国第一座佛塔白马寺塔就是典型的四方式平面塔,也是此后汉传佛塔的范本。

(二)儒释道相争与十二边形塔

从佛教传入中国之际到东汉末年两百余年间,佛教一直被视为鬼神之说,而儒家孔圣人提倡“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故佛教一直难有大的发展,“世人学士,多讥毁之。”直至魏晋时期,佛教依附玄学以玄学辞词阐释佛法,克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阻碍和排斥,佛教在民间才得以大肆传播。而道教也借助于佛教完整的宗教体制以完善自己的构架。虽然佛教的“空”和老子玄学的“无”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却有本质的区别,“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意为万物皆为幻想,是永恒的。而“无,名万物之始也”是指世界是由“无”演变而来,是动态而非静止。而魏晋时的“沙门不敬王者”“因果报应之说”“夷夏之争”则是从儒释道三者以各自的立场展开的辩论。儒释道三教争辩的过程也是佛教民族化的过程,佛塔的平面构成也免不了受此影响,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所建的登封嵩岳寺的十二边形的砖石塔大概就是从中国玄学数的象征角度来阐释佛教三世轮回教义中的“十二因缘”之说,同时也是儒释道三教之争的见证者。

(三)儒释道三教合一与八边形塔

儒释道三者在相互争斗中发现要想获得一定的利益,三者必须取长补短,相互扶持,形成一个相对和谐的局面,而“三教合流”则是必然的结果,唐时所建的六边形的寿圣寺双塔(东塔为道教塔,西塔为佛塔)可以看出当时佛道两教已有和谐之势。而唐宋时期的“三教合流”可以说是佛塔平面构成“四”到“八”的转变的重要促成者,而“三教合一”在思想上的统一必须有具体的物质承载,具体的体现就是宗教建筑的共同的建筑意志。而八边形的佛塔即符合佛教的“八相正道”的教义,又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教八卦的基本哲学理论。在“三教合一”的影响下佛塔主导平面完成了从“四”到“八”的演变。南宋所建的苏州报恩寺塔就是典型的八角阁楼式塔。此后八边形佛塔成为汉传佛塔的主要潮流。

三、营造技术与佛塔平面之变

早期佛塔主要是方形塔,现如今转变为八边形塔。中国古建筑主要以经济实用为主,这点从《墨子》“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中国人是不太注重建筑营造的技术专研,建筑的营造只是为了满足当时需要,仅此而已。而佛塔平面构成的变化是其使用功能和佛塔坚固的需要。笔者从佛塔的瞭望使用和建筑坚固需要两个角度来阐述营造技术与佛塔平面变化的关系。

(一)功能及材料的影响

登临瞭望的使用。佛塔自北魏时期就有登臨观景之用,唐宋时期,登塔题诗更是一大雅事,然易损毁的木塔转为砖石塔后,由于砖石的材质限制,短小的挑檐难以做出平座以供人们出塔观景。而八边形平面的塔则比方形塔的视野扩大一倍,解决了不出塔也能观景的问题。

(二)抗震和抗风的需求

佛塔自身坚固的需要。由于佛塔所处地理环境和当时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的限制,佛塔要想向高空发展,那么佛塔平面的构成就是决定佛塔能否建成的关键因素。高层砖石佛塔极易受到地震的破坏,建筑工匠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发现,锐角建筑受到地震危害要大于钝角和圆角建筑。相对四方形平面而言,八边形平面建筑受地震的影响要小的多。除了地震的影响外,大风对塔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而经现代研究表明:在迎风面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所受风力强度与塔平面边数成反比例关系。八边形平面的塔比四方形平面的塔所受风力要减小百分之二十。由此可知,佛塔主导平面由方形到八边形平面的转变是建筑技术进步的表现,也是中国建筑工匠智慧的结晶。

四、结语

汉传佛塔主导平面由汉代的方形到宋朝时期的八边形平面的演变,不仅是佛教民族化在建筑上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进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林徽因.林徽因文集(建筑卷)[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汉传 佛塔 演变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