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历史地位

摘要河北保定作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祥地和运动中心,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保定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历史地位

“五四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一页。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保定是这一全国性大规模留学运动的发祥地”[1]。这场运动不仅对中国近代教育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河北保定在这场运动中的历史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思想的引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摒弃了官办教育和早期留学教育的陈腐观念,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知识分子与工人的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提供了光辉的榜样。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创始人李石曾,祖籍保定高阳。1915年6月,他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并安排工人参加业余学习活动。豆腐公司工人的业余求学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高阳籍工人李广安、张秀波、齐云卿等根据几年的业余求学实践,正式提出了“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的主张。李石曾对这一主张倍加赞赏,并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与旅居法国的蔡元培、吴玉章等人于1915年6月在巴黎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其宗旨为“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2],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正式开始。李石曾希望通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把西方文明,特别是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输入到中国,让中国青年通过勤工俭学来掌握这些知识和技术,以便将来归国后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因而,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顺应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解放潮流,并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法国的传播以及国内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向共产主义革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李石曾和部分高阳籍工人从工余求学的实践中提出并不断完善的勤工俭学思想无疑为这场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所以形成全国性热潮,与该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力行者李石曾先生的理论创新和舆论引领是分不开的。

二、办学实践探索的引领

在“走出国门,寻求真理”的留法勤工俭学热潮中,保定率先开办了多所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从而拉开了实践探索的序幕。

1917年经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李石曾、段宗林在保定高阳县布里村成立了第一所留法工艺学校,即“布里留法勤工俭学工艺学校”, 主要教授法语、国文并进行工艺实践。这是当时全国建立最早的、唯一专门培养留法勤工俭学生的学校。布里工校先后共招收学生200余名,其中赴法成行的73名,培养了蔡和森、李维汉、聂荣臻、何长工、颜昌颐、向警予、蔡畅、傅钟、唐灵运等一大批杰出人物,在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促进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91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了李石曾在保定城乡成立留法预备学校的呈请。保定育德中学设立留法预备班,以“养成专门技艺,实行制造之人才”[3]为宗旨,面向全国招生。保定育德中学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教学质量高,实习工厂设备精良,学成后赴法人数众多,在这场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贺果、张昆弟、张增益等人先后毕业于此班。此外,“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今河北农业大学)于1920年9月,也办过一期留法预备班,招生30余名。主要”讲授养蚕、缫丝技术,学习法语和农业知识”[4]。1921年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考取官费,赴法勤工俭学。

随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保定、北京等地的深入发展,上海、四川、湖南、广东、福建、陕西、山东等地相继设立了华法教育会分会和留法预备学校。留法预备学校一度增设到20余所,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很快风靡全国。留法勤工俭学生经过在国内的预备学校学习之后,于1919年3月开始分批赴法。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3月至1920年12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共有20批学生赴法,约计2000人。保定在这场运动实践中起到了领军作用,为全国性的留法勤工俭学办学实践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三、保定留法勤工俭学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以及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输入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才。历时10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是短暂的一瞬,但它对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回顾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至今的中国历史,可以看到它之所以为世人瞩目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干部。他们的名字与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重大时间相连,如献身革命的我党早期革命家蔡和森、向警予、张昆弟、郭隆真、马志远等。还有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维汉、李富春、李立三、何长工、颜昌颐、蔡畅、唐灵运等他们大多是从在保定学习及留法期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并投身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来的。他们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先进分子,代表了这一运动的主流,他们也在运动中经受了锻炼和考验,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研究、学习和宣传以蔡和森、向警予、何长工、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留法勤工俭学期间光辉思想和业绩,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保定在这场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影响最深远、作用最突出的两所学校---布里留法勤工俭学工艺学校、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以及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附设留法预备班都在保定。

由此可见,保定既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思想的发祥地,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实践的蓬勃发展之地。所以对保定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历史关系深入的研究,对于更加全面地研究这场历史运动和提升古城保定的历史文化品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留法勤工俭学会一览》,载《教育公报》第四年十三期,1917.10.20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中共党史教研组编.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

[2]张允侯、殷叙彝、李峻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黄利群编.留法勤工俭学简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4]保定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保定近代教育史略[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5]保定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保定文史资料选辑[M].保定:保定市政协文史委员会,1992.

[6]高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7]保定市教育局史志办公室编.保定教育史料类编[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8]刘大群、刘继亭、张璞主编.河北农业大学校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保定 勤工俭学 地位 运动 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