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推广绿色消费的对策研究

[摘 要]绿色消费是以自然、和谐、环保和健康为宗旨,以适度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等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是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西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江西推广绿色消费的背景和基础,总结了江西推广绿色消费的三个现状特征,并从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七大领域提出推广绿色消费的主要方向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西;绿色消费;绿色崛起;生态文明建设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十三五’江西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研究”(15YJ10)、2014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江西产业集群培育与工业产业升级关系研究”(14ZD04)与第三批“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赣才字〔2013〕2号)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苑,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周国兰,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研究员(江西南昌 330036)。

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形势下,绿色消费已成为全球消费领域的一种趋势和潮流,更成为一国或地区在新常态下扩大内需的新动能。江西推广绿色消费应以企业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绿色流通业态推广和能源消费模式转变为重要抓手,以政府绿色采购和绿色建筑为关键切入点,以公众绿色交通和绿色旅游为有效推动力,打通生产性消费、政府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多个关节,引导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建立健全公众广泛参与、企业主动作为、市场有效驱动、政府积极引导的绿色消费发展机制,为江西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注入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一、新常态下江西绿色消费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引领消费变革新风尚

作为首批全境被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的四个省之一,江西承担着建设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先行区、大湖流域生态保护与科学开发典范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区等重任①。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强卫在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高峰论坛上强调,大力倡导绿色发展观,要从社会层面号召全社会树立绿色消费观,倡导科学、合理、安全、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文明观,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志。随着江西绿色城镇化、绿色工业化的深入推进,“生态”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是民心所向,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既是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更是对生产方式转变的引导,有利于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型生产生活模式,对于提高江西环境保护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全省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二)江西不合理消费问题累积呼唤消费模式绿色转型

近年来,江西不合理消费现象迅速蔓延,突出表现为过度奢华消费、资源环境破坏性消费以及不健康消费。过度奢华消费迅速增长,以奢华包装为代表的奢靡之风蔓延,天价月饼等盛行一时;部分消费者盲目攀比,热衷于购买各种奢侈品,如南昌市奢侈品消费店两年翻4倍。资源环境破坏性消费普遍存在,浪费食品问题仍较突出,仅南昌市餐厨垃圾产生量全年可达13万吨左右;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全省百万以上人口城市公共交通仅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一半左右,2014年全省机动车总颗粒物排放量增长1.58%、氮氧化物增长1.94%;一次性筷子、包装袋等消耗量很大,造成森林破坏和白色污染问题。对不健康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消费行为大量存在,如化肥农药超标的食品导致谈“食”色变,涉黄场所仍局部存在,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江西绿色消费基础不断夯实,潜藏巨大发展空间

随着江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结构调整加快,绿色消费潜藏巨大的增长空间。“十二五”规划以来,江西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人均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3140美元增长至2014年的5462美元,年均增长10.3%;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4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309元和10117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57%和74.8%,年均增长分别达11.9%和15%。消费总量和结构日益升级,2014年,江西省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89元,增长10.3%;食品支出比重进一步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39.5%下降为2014年的34.1%,累计下降5.4个百分点;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位列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的前三位。随着江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绿色健康消费理念将不断提高,绿色消费的发展空间巨大、前景较好。

二、江西绿色消费推广的现状特征

江西推广绿色消费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节能环保等个别领域有一些先行探索,但总体而言,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绿色产品市场体系有待构建,绿色消费行为有待引导。

(一)政府推广绿色消费的政策持续加码,但政策体系仍不完善

从最初的政府绿色采购,到实施绿色财政补贴,再到实行绿色产品标识,江西推广绿色消费的方式日益多元化。2006年,江西启动政府机构节约资源试点,实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再生产品以及节能、节水、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比例;2010年,江西省政府从新增财政收入中拿出2000万元,补贴推广省内企业生产的LED灯以及稀土节能灯等高效照明产品,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购买LED灯以及稀土节能灯可分别享受30%和50%的优惠;2015年,江西省发改委、江西省质监局在全省组织开展节能产品、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江西制造”贴上绿色低碳标签。但是,绿色消费政策尚未形成体系,主线和方向不强:一是绿色消费政策范围偏窄,节能领域政策多,而绿色交通、绿色旅游、绿色流通等关键领域或关键环节仍为空白。二是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有待于完善。目前政府对绿色环保产品实施采购缺乏法律强制性,绿色宾馆、绿色饭店及咨询服务等未进入政府绿色采购范围,政府绿色采购清单没有及时更新。三是绿色产业激励政策不足。政府在打造绿色产品研发创新、申报呈批、信息发布、优先准入、项目验收的“绿色通道”方面仍有很多工作盲点,亟待完善。

(二)节能环保产品成为绿色消费主趋势,但部分绿色产能仍偏低

近年来,江西把促进节能环保产品消费作为促进绿色消费的重要措施,开展高效照明产品、高效节能空调、平板电视、电脑,以及电机、风机、水泵、汽车等产品的补贴推广工作,提高了节能家电、节能汽车等产品的市场份额。据估算,2014年,江西专业节能环保企业共计1500家,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13家,节能环保市场规模达1700亿元。然而相较于节能环保产业,绿色食品和绿色建材产品种类不丰富、产能相对较低。从绿色食品产业来看,2013年,绿色食品农业龙头企业数和产品数分别占全国的5.89%和6.86%,2009—2013年间两项指标均在全国的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一直徘徊在10%以下,相较于江西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而言,绿色食品产能还未有效开发。绿色建材的生产与应用还多是停留在科研阶段,尚未建立混凝土、砂浆、墙材等大宗建材的绿色化生产技术支撑体系,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①。

(三)绿色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绿色品牌认证尚不完善

由于绿色产品从生产、销售、包装到运输、储藏等环节都要求绿色无污染,产品定价较高,而受区域间、城乡间、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多数普通消费者因收入水平限制,即使有绿色消费意识和需求,终因无力购买而对绿色消费品望尘莫及,绿色产品难以走入寻常百姓家。尽管2015年江西出台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产品、环保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但认证的产品领域有限,目前绿色产品的认证主要集中在绿色食品领域,且全省各地热衷于申报绿色食品基地,对产品获得标志使用权后的产品质量跟踪、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市场出现不少假冒伪劣产品。2013年,江西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数为182家,产品数为500个,分别仅占全国的2.36%和2.62%。

三、江西推广绿色消费的重点方向

江西推广绿色消费,应坚持低碳化、集聚化、智能化的发展思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绿色流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绿色旅游加快发展,从生产性消费、政府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三个方面挖掘绿色消费增长点,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提供可持续的强力支撑。

(一)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一是构建低碳循环的绿色工业体系,着重发展节能环保、光伏、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新能源、新材料全球发展趋势,积极发展锂、铜合金、高性能稀土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有色、钢铁、汽车、船舶、石化、建材、食品、纺织、家电等传统产业。二是构建生态有机的绿色农业体系,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深化农产品精神加工。三是构建集约高效的绿色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

(二)推广绿色流通业态

一是创建绿色商场。创建一批集门店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商场,加强照明、空调、电梯、冷藏等耗能关键领域的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二是培育绿色市场。引导商品交易市场、餐饮、酒店等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标准,对场地环境以及照明、空调等关键设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三是发展绿色物流。创建一批绿色仓储,引导物流企业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发展城市共同配送,降低车辆空驶率。

(三)构建绿色能源消费体系

一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推进燃煤锅炉、窑炉的天然气、电能替代改造,支持南昌、九江区域现有工业企业的燃煤设施改用天然气或电能,推进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二是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加快天然气利用,积极发掘水电潜力,大力推进风电建设,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地热能开发利用。三是推进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加快在工业区和中小城镇推广应用生物质能供热,就近生产和消费;探索风电就地消纳的新模式,提高风电设备利用效率;优先在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推广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成型燃料、地热、太阳能热利用、热泵等新型供暖方式。

(四)开展绿色建筑行动

一是强化绿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坚持绿色、节能、环保理念,参照绿色生态城区的条件,对城市新区、新批开发区、旧城改造和棚户区改造进行规划设计①。二是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设计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不允许投入使用并强制进行整改。三是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以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热回收等节能技术为重点,鼓励开展建筑外遮阳工作,鼓励和推广太阳能光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等农房节能技术,推进新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②。

(五)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一是构建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快速轨道和公交车专用道、枢纽站和始发站建设,完善快速轨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双层公交、常规快速公交线;完善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和自行车道建设,鼓励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出行。二是推广应用绿色交通工具。鼓励公务车和私家车采购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尽快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运营“黄标车”,逐步新增或更新新能源公交车。三是创新引入新型交通方式。利用神州专车、滴滴打车等平台,结合“互联网+”技术,采取共同消费、协同消费的方式,抑制车辆购买需求,减少资源消耗和尾气排放。

(六)推广绿色生态旅游

一是打响绿色旅游品牌。在全省101个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候鸟保护区中,选择有特色的景区,开发集风光游览、科学知识和休闲养生融为一体的旅游路线,打响“江西风景独好”这一绿色旅游品牌。二是开发绿色旅游产品。依托婺源、瑶里、三清山、鄱阳湖、庐山西海、武功山、大觉山、阳岭、陡水湖等生态旅游景点,开发出温泉保健游、田园野趣游、森林探幽游、科考科普游、珍禽观赏游、高山探险游、峡谷漂流游、体念休憩游、休闲养生游等绿色生态旅游系列产品。三是创建绿色旅游城市。推进婺源、浮梁、星子、靖安、玉山、井冈山、资溪等县(市)借助资源优势创建旅游强县。

四、江西推广绿色消费的对策建议

从政府、消费者、生产者三方面着力,建立健全公众广泛参与、企业主动作为、市场有效驱动、政府积极引导的绿色消费发展机制。

(一)更好发挥政府的示范作用,全面推进公共机构带头绿色消费

一是全面推行绿色办公。大力推进节约型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单位建设,着力提高办公设备和资产使用效率。运用大数据思维,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数据共享共用和无纸化办公。二是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实施绿色采购清单制度,完善节能产品和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名录,切实提高政府采购中节能环保产品、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比重,定期更新发布“两型”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江西省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清单。实施强制绿色采购政策,明确规定协议采购中只允许采购上述目录清单所包含的产品,部分城市可明确政府采购目录中节能环保产品比例须达80%以上。

(二)注重发挥消费者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居民践行绿色消费模式

一是着力培育绿色消费理念。强化绿色消费教育引导,持续深入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①,让绿色消费理念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加大绿色宣传,政府要合理利用公交广告牌、街道公示栏、电子媒体等广泛宣传环境现状和发展绿色消费、提升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普及绿色消费知识,推进消费观念的更新,形成绿色消费风尚。二是实施绿色消费价格引导政策。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

(三)充分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大力推动企业提高绿色产品产销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支持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新材料等产业运用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开发绿色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建立和发展绿色产品基地,按照绿色产品的生态环境标准严格产地建设,确保消费安全②。二是规范绿色产品定价。加强有机食品、绿色产品产地和城市的对口联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绿色产品价格;灵活采用目标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和满意定价策略,力求绿色产品定价与同类产品保持基本均衡,加强绿色产品价格监管,及时纠偏不合理高价。三是强化企业绿色营销。在绿色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包装等环节注入绿色理念和标志,提高绿色产品辨识度。四是完善绿色产品扶持政策。设立绿色消费发展基金,通过基金补贴鼓励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产品开发,鼓励企业绿色商品降低销售价格;合理运用税收杠杆工具,结合国家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对处于幼稚期的重点绿色业,对保护生态环境、真正按绿色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施减免税政策,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特别是对高资源消耗和高污染的企业要开征生态环境税;完善绿色品牌认证制度,大力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加强绿色产品的标识管理,强化绿色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绿色品牌。

(感谢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出修改意见。文责自负。)

推荐访问:江西 对策研究 推广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