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阈下梁漱溟的道德哲学及其时代价值

内容提要 梁漱溟生逢东西方文化交汇乃至猛烈碰撞之际,历经清末至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道德哲学具有鲜明的东西融合和比较的特点。在早期《究元决疑论》中,梁漱溟归宗佛法,秉持出世间的终极关怀和随顺世间的现世原则;在中期谈话录《朝话》中认为道德是指生命的和谐;在后期《人心与人生》中则把道德分为个体层面的人生向上和群体层面的互以对方为重。从其根源来说,梁漱溟的道德哲学奠基于其个体生命历程的体悟和对儒家伦理的继承和阐发。整体来看,他凸显了人的能动性,而对人之惰性甚至恶性估计不足。这也决定了其道德哲学在乱世之难行,而在国固邦宁的新时代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梁漱溟 道德 伦理 生命 人心

〔中图分类号〕B82;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8)11-0055-08

梁漱溟自述一生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一是中国问题。关于中国问题,有《乡村建设理论》(1937年)、《中国文化要义》(1949年)等著作;而关于人生问题,则有《究元决疑论》(1916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年)、《朝话》(1937年)、《人心与人生》(1975年)等。中国问题和人生问题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大问题,一个需要火热的政治实践,一个需要偏身一隅的冷静思考。但是梁漱溟最终呈献给我们的相关研究文本却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内在勾连,联结点就是其道德哲学。关于中国问题,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本位的社会,建设新社会的根本就在于“建设新的礼俗”;关于人生问题,他则从人类心理出发,认为人心是人类生命的根本,人生要以人心为基础而展开,而理性是人心的根本特征,其外在人生实践的显现就是自觉自律的“道德”。

一、梁漱溟道德哲学的发展历程

1.梁漱溟道德哲学的佛教根基:随顺世间,不忘出世

梁漱溟一生发生过两次哲学转向,一是由功利主义转入佛教哲学,二是由佛教哲学转入儒家哲学。整体来看,梁漱溟对于功利主义的抛弃是彻底的,但是从佛教哲学转入儒家哲学却不那么彻底,终其一生都带有佛教哲学的底色,并自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佛教徒。梁漱溟关于佛教哲学的代表作为1916年发表于《东方杂志》的《究元决疑论》一文,他也正是凭借这篇文章获得蔡元培的赏识,而入北大印度哲学教职。

“究元”即为追究世界之本源及其生成原因。关于这一近代西方哲学中所谓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梁漱溟认为所有东西哲学都不如释迦之教说得明白,要旨为“一切诸法唯是无性”,并以此立三种义:不可思议义、自然规则不可得义、德行规则不可得义。②③④⑤⑥⑦梁漱溟:《究元决疑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2、13、15、16、18、22、29页。“不可思议义”即世界第一本体“不可说,不可念,非邪见之所能思量,非凡情所能计度”,②其产生不过是“忽然念起”。既然世界在根本上不可言说、不可思虑、不可描述,那么世界规律便不可求。梁漱溟引《无性论》证曰:“言说必有所依,故若不依乱识品类名言得立无有是处”,而依他幻有,故一切学术不得真实;而且晚近发现自然规则总是颠覆既有世界认知,前之所立,后之所破,“后之破坏益多,将成穷露”,故自然规则不可得。③德行规则的根本在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关系。“若心自由者则能拣择善恶等取舍之,以是故,德行得立。若心范围于有定者,则不能拣择取舍,以是故,德行则不得立。”④自然规则既然不可得,所以决定论不成立,但并不能由此说明自由成立。梁漱溟举康德例而驳之,认为康德以德行责任反证自由存在,然而德行责任不过是假设;而且既然是自由选择,却又要如自然规则一样可以诸事遵循,本身即是自相矛盾。而对于功利主义,梁漱溟认为其更劣于康德,不值得一驳。“既究元者,则知无有中,幻有世间。所谓忽然念起,因果相续,迁流不住,以至于今。”⑤梁漱溟正是以此世界观为基础,决疑行止,立“出世间”与“随顺世间”两义。“人世唯是从清净本然中,虚妄而成”,离妄求真,便要出世間。“如来一代大教,唯是出世间义而已。”⑥既然出世为真,为何又要随顺世间?梁漱溟的回答是:“世间人不能尽以出世期之,众生成佛,要非今日可办”;“释迦设教,上契无生,下教十善;德行之义,若知为随顺而有,非其本有,则云何不可?宽随顺之途,亦所以严出世之教,如来措置,莫不得宜。”⑦这种随顺世间,而又不忘出世的佛教色彩,在梁漱溟以后的行事和著作中屡屡出现,成为其人生重要底色,构成其论说的基本思维框架。

2.梁漱溟道德哲学的儒学转向:生命因道德而和谐

入北大后,梁漱溟逐渐由佛入儒,由随顺世间变为积极入世,以致辞去北大教职,投身以期改造旧中国的乡村运动中。梁漱溟的儒家道德哲学最早体现在1932年至1936年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研究部同学一起做朝会时的讲话(即后来由其学生整理而成的《朝话》)中。在这些讲话中,梁漱溟指出,道德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社会其他的人的生命的和谐。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做人,做得痛快漂亮。”⑨⑩梁漱溟:《朝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年,第67、65~70、66页。梁漱溟认为普通人对道德有三种不同的误解,一是认为道德是拘谨的,二是认为道德是枯燥的,三是认为道德是日常生活之外的高远之事。⑨拘谨就是迁就外面,就是守规矩,但是没有内在生命力量。而道德是一种自然涌发的力量,是生命中最动人的地方。只知道守规矩,各方面都应付得很好的八面玲珑之人属于乡愿之徒。“乡愿,德之贼也。”看似有道德,其实没有把握道德的真精神,而是流于墨守僵化的道德之壳,也就是外化为伦理纲常的道德。把道德误认为是拘守纲常,自然是枯燥无趣的。“德者得也”,体道有得自然不枯燥,而是充满人生趣味。得道于心,外践于形,便实现了个体生命的和谐;同心同德,不相冲突,便实现了个体生命之间的和谐。道德也并不是高远之事,“只是在寻常日用中,能够使生命和谐,生命有精彩,生活充实有力而已”。⑩

推荐访问:哲学 道德 价值 时代 梁漱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