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社会需求,打造工科院校数学专业特色

摘要:充分调研社会人才需求,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合理配置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凝练应用数学专业特色方向,提高数学专业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社会需求;专业特色;课程体系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始终是我们考虑与关注的一个主题。

一、专业发展概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理科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支撑工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一批理科专业应运而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03年获得批准,2004年开始招生,现已招收了六届本科学生,虽然办学资历浅,但该专业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7届办学的经验和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两个硕士点师资的积淀,在人力、师资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建设,形成了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有了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本专业的教学科研队伍是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充满朝气的团队。年龄层次上结构合理,研究方向分布面广,符合当前教学需要,也有利于专业长期发展。几年的教学科研实践,增加了团队的聚合力,同时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历史传统,确定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培养层次、模式和定位。

二、专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在已经开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定位和课程设置偏重于综合性院校的理科专业,2008年有了第一届毕业生,2008届学生的就业反映了我们培养方案中出现的问题,那就是注重了学生在校学什么,而轻视了学生毕业干什么,没有把学生培养方案与就业挂起钩。针对这一问题和学校的要求,我们在制订2008级专业培养方案时,就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2009年,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讨论,我们又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听取来自学生、教师及社会人士的意见,基本确定了我系应用数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点。

1.走访同类院校,确立办学方向。通过走访同类院校,了解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办学方向,基本确立了本专业的办学方向,那就是立足理科,注重数学与计算机结合,强调理科与工科融合,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字仿真和软件测试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2.广泛征求意见,合理配置课程。通过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研讨,了解相关专业课的需求,经过反复征求意见,使新制订的课程培养方案趋于搭配合理,这一系列的调整都不是无目的的,都是为了课程搭配合理经过反复论证的。

3.平衡课程关系,减轻学生负担。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删去了一些交叉学科的重复部分,使学时大为减少。如:删去了近世代数与离散数学对群、环、域的重复部分,将原来的(48+40)课时减少为(40+32)课时,但计划安排的学习内容并没有减少。

4.加强实践环节,扩大有形成果。为了扩大学生的有形成果,增强他们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增加了“数字仿真与图像处理课程设计”、“软件测试与数据处理课程设计”、“数字仿真实习”、“软件测试实习”和“程序设计实践”等实践环节,取消了原来的“计算机实习”,强化了有形成果的产生和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这样的改革无疑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培养动手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在实践环节中,除了增加上述课程设计外,我系还在第7学期为学生增加了2周的“生产实习”环节,给学生创造一个既能检验自己动手能力的实践(到用人单位去实习,检验自己工作的能力和了解将来的需求,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做点探视),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扩大就业的机会,实践环节所用由原来的22周增加到32周。

6.找准自身位置,办出专业特色。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投身应用行业是大部分学生的心愿,更多的同学则把目标盯在计算机行业和数字仿真上,因此,为了适应学生毕业去向。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特别注意了在保证应用数学专业主干课程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多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每学期都为学生安排了一门计算机课程,以便学生打好软件编程与软件测试和数字仿真的基础。

三、打造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

经过反复讨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办学方向基本明朗,得到了同学的支持和老师的认可,大家一致认为,我们2008级的培养方案总体上是好的,符合社会需求和师资现状,但专业特色凝炼不明确,方向不明显。因此,经过反复讨论,我们认为,作为工科院校办数学专业,针对我们的生源、师资现状,还是要避开综合性院校数学基础强的优势、加强我们工科院校应用的特点,发挥我们有一定的计算机师资队伍的优势,注重数学与计算机结合,强调理科与工科融合,努力培养学生数字仿真和软件测试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经过认真研讨,我们确立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发展趋势的,熟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具备使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能够在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数字仿真、软件测试、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适合当代信息社会的复合型人才。

四、采取的措施

为了使上述培养目标得以实现,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整培养方案,加强学生能真正操作的选修课的比例,在本专业确定的培养方向上,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选择主攻方向,为学生的选择专业方向课程创造条件。当然,仅靠我们的努力是无法达到要求的,积极争取学校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由于学生人数少(只有一个班),课程选择分散,因此,希望工科院系正常开设的课程(包括必修课)能允许理科学生自愿选修(当然可以限定门数),如果考试合格,即给予相应学分,当然,工科院系的学生如果对理科课程感兴趣,也可以选修理科课程;作为应用数学学科的特殊性,虽然不需要进实验室,但也不是“一支笔加一张纸”的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在计算机等硬件方面为数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方便,为数学专业学生配备他们所需要的、有专人管理的“开放性的实验室(计算机室)”,或者提供计算机租赁,以保障他们所需要的现代学习环境;专业特色的凝炼当然离不开相应师资的配备,作为本专业现有师资状况,还难以胜任特色课程的需要,因此,需要学校能及时引进到合适的人才。

特色的打造并非一朝之事,需要很多届数学专业办学经验的积累,但我们有信心把“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办成有特色鲜明的、社会需要的专业。

参考文献

[1]路献琴.大学生虚拟实践的价值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43-44.

[2]杨胜良.三对角行列式与Chebychev多项式[J].大学数学,2006,(6):125-129.

[3]施翔.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素质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6):11-13.

[4]张同琦.数学与应用数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4):31-33.

推荐访问:工科 调研 院校 需求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