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曲“一勾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价值

〔摘 要〕发源于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的地方戏曲“一勾勾”与中国的其他戏曲一样,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等表演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我们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地方戏曲;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价值

戏曲进校园是当今戏曲传承的热门话题。国家对于戏曲的发展也发布了许多红利政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两个政策都强调了戏曲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见》还指出,要大力宣传戏曲进校园的价值理念,在广大学生中掀起看戏曲、爱戏曲的热潮。而戏曲在学校中的传承又常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那么我们将地方戏曲的精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本文将以地方戏曲“一勾勾”在师范学校中的传承为例,研究分析“一勾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价值。

一、?地方戏曲“一勾勾”

地方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指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为那一地域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具有其特殊性。

“一勾勾”是临邑县古老的戏曲剧种,具有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006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勾勾”唱腔多变,艺术感染力强,能够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趣;其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精湛的表演技术及特有的美学思想精髓,对当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人文精神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戏曲“一勾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丰富校园文化 突出特色品牌 校园文化是学校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体,是学校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承担着育人和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地方戏曲“一勾勾”融入校园不但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学校发展个性、创办特色品牌的重要保证,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二)保护非遗 利于传承 由于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娱乐性的青春偶像剧等文化节目很受年轻人的追捧。而对于戏曲中的程式化的表演及晦涩难懂的对白根本不感兴趣。现在对于地方戏曲“一勾勾”来说,有些老艺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再唱,年轻人又不想学,会唱的能唱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一勾勾”传承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因此,把“一勾勾”引进校园,将地方戏曲的文化精髓、育人精髓和学校文化建设融合,有利于地方戏曲“一勾勾”在年轻人中的传承。

三、地方戏曲“一勾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价值

(一)审美价值 “一勾勾”在历经艰难的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一勾勾”戏曲的初步形成至逐渐成熟,都是在民间发展起来的。其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的表现形式,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

1.综合性的舞美 “一勾勾”的化妆都是造型艺术,头面、脸谱、水袖、翎子、髯口、帽翅等,都是表现戏中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性别的象征手段。演员们借助于这些做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上夸张表达人物情绪。如:表演者用水袖的舞动来表现人物的感情来加强形象的美感。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其中有抖袖、掷袖、挥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等等。水袖的这些基本功可以组合出丰富多彩的表演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再如戏曲演员还常利用耍帽翅来表达角色心理活动,在表演中借助舞弄髯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等。这些舞蹈性的戏曲动作,都是戏曲的精髓,表现出地方戏曲独特的魅力。

2.虚拟性的想象美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段。它是指演员表演时通过综合性的舞台手段来比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努力追求传神写意之美。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都把舞台的假定性发挥到了极致。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更集中地体现出戏曲的虚拟性特色。如“一勾勾”戏《邢慈静》第四场《送棺回乡》的唱段,丈夫为国捐躯,邢慈静决定送丈夫回乡,归途中路遇吊滩、苗贼,劳累昏迷、艰难回乡。千里迢迢的路程,设计了旱路坐轿、水路坐船两个环节,在舞台上通过演员们走圆场,翻身,转身,模拟坐轿、坐船等等一系列的舞蹈动作,就回到了故乡,以示完成了主人公的心愿。“一勾勾”戏曲在表演中的虚拟性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美。

3.程式化的表演美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演员创作形象时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段。“一勾勾”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动作模式。除了表演程式外,“一勾勾”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程式来源于生活,经过艺术家们的加工提炼使之舞蹈化,变得丰富多彩。程式化动作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在不斷地创新发展的。如一勾勾演员龙传英老师在表演《王小赶脚》时,在一定程式动作的基础上还自己创编了一些个性化的表演动作,并成为年轻人学习的动作模式。

(二)教育价值

1.提高审美素养 增强文化自信 戏曲所包含的道德伦理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大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等价值内涵,这些内涵通过戏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地方戏曲“一勾勾”在表演时对方言加以美化和艺术夸张,满足了群众的审美需求,在舞台的时空里展现出对道德承载和传承的独特教育价值。我们把精髓的戏曲艺术作品融入校园,让学生通过欣赏戏曲经典曲目,领悟其中的教育内涵。不但能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和文学修养,还会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感。

2.感受文化魅力 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 地方戏曲的特点就是带有当地特色的戏曲剧种,在语言、唱腔及反映当地风俗习惯、历史人物的剧目内容,都让人感到家乡的亲切。尤其是道白中的方言,即使远游在外也像置身在家乡的温暖。“一勾勾”主要流行于德州市临邑县,排演的剧目内容和表演时的唱腔道白等等都是结合临邑的生活素材和当地的语言表演的。比如大型历史人物剧《邢慈静》,该剧演绎的是临邑县的地方人杰邢慈静的故事,通过该剧的排演,学生们受益匪浅,通过了解邢慈静一生大喜大悲的经历,感受和学习她与命运斗法的坚强个性及不屈的精神。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自豪感。

3.以身试演 提升气质 “一勾勾”戏曲进入校园,师生们积极参与,通过向老艺术家们学习并大胆表演,将戏曲的一招一式尽力表演到位。比如临邑师范自编的原创剧目《邢慈静》,整出戏共六场都是本校师生合作完成的。通过舞台上的实践表演,师生们的戏曲表演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一勾勾”戏曲传承班的同学们,通过以身试演,身心素质都有所提升,并表现出高于普通班学生的非凡气质。同时也改变了学生们以前对“一勾勾”戏曲的看不懂不想看的冷漠情绪,参与表演的学生们从内心里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古老的剧种。

(三)社会价值 临邑地方戏曲“一勾勾”进入校园已有十二年,临邑师范 “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的师生们经常下乡采风探访老艺人,收集了很多宝贵资料,对“一勾勾”戏曲的唱腔和表演形式进行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融合了许多现代元素,自编自演的新剧目还借鉴了声乐中的发声技巧,使古老的剧种变得年轻而与时俱进。除了对“一勾勾”戏曲的动态保护,还积极撰写有关论文,研究课题,编写校本教材等等,这些都为地方戏曲“一勾勾”的传承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填补了地方戏曲一勾勾研究的空白。总之,“一勾勾”戏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动态传播还是静态保护,都对当地的先进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此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传统文化教育专项”一般资助课题《地方戏曲一勾勾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YH2017009)】

推荐访问:戏曲 传承 融入 价值 地方